北京青年报
感悟|把心安顿好,人生就顺了
诗词天地 2024-02-22 21:00

岁月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停下脚步去欣赏。这其中的差异,都能从心上找到原因。

漫长岁月,我们终其一生,无非是把生活过好,把心安顿好。

繁忙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能力与节奏,把事情做好;空闲的时候,用心感受,发现生活里的趣味与快乐。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空,如此,人生才能更加地充实与丰盈。

正确对待人生的苦与乐

王阳明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在生活的高峰时,人即显得快乐,在低谷时,人便显得痛苦。

而人生永远都是忽高忽低,没有永恒的高峰,也没有永恒的低谷。

所以,人生是痛苦与快乐交织并行,二者相伴相生的。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就是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的苦乐。

人生就是一段航程,航行在人生之海上,我们可能经历波涛汹涌,也会遇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喜悦和幸福充斥在航行的途中,苦难和挫败也是航行的一部分。因此,在经历完整人生的过程中,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超越那苦的感觉。苦与乐是生命的盛宴,是生命的波峰波谷,高低起伏,因而才会波澜壮阔。

当我们接纳苦,把苦看作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样,接受乐,把乐当作是生命的历程,乐也不再仅仅是世俗的乐。去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高潮与低谷,活在生命的苦乐之中,由此生命的乐趣便已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忙时心不乱

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事务繁杂,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思虑过多,内心得不到安宁,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的弟子曾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这位弟子对王阳明说,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有事时固然心烦意乱,没事时也闹得心绪不宁。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举了个例子:“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一些人被忙碌的生活所裹挟,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安宁。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人坐在饭桌前,眼里放不下电视,手里放不下手机。并非真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他们去处理,只因为平时忙惯了,吃顿饭的功夫都收不住心。饭也不能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心里总感觉到累,身体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对此,王阳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精一之功”。所谓“精一”,就是专注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心若精一,哪还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曾国藩曾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此恒心。只要一心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闲时心不空

很多人认为,吃喝玩乐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其实不然。一个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劝民歌》里写道:“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人的身体如此,心也是一样。

《菜根谭》里讲:“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闲得太久了,就容易胡思乱想。所以哪怕时间上得闲,也不能任由自己的心随意放空。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只担任一个小小的驿丞。由于位卑权低,整日也没什么公务,王阳明彻底沦为了一个“闲人”。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在龙场的群山间找到一处山洞,并日夜端坐其中,参悟圣人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静心思考,某天夜里王阳明突然顿悟,参透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这段闲来无事的思索,也因此成为王阳明人生之中一次重大的转折,史称“龙场悟道”。

一个人闲暇时的所作所思,不知不觉间决定着他的未来。闲来无事,不如给自己的心灵充个电。存心养性,让自己做个更充实的人。

人生在世,所有经历皆为一颗心。若那颗心能安定地度过一生,此生便无憾。

但要让心安定,十分不易。忙时,让心不乱,需要智慧;闲时,让心不空,需要乐观。

有人曾说:“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一个人最好的心境,其实就是一切顺其自然。那样的人生,才是最自在,最开心的。

*素材综合源于网络,编辑:拾一。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感悟|一个人真正的修行,就是在事上磨!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3-09-30
夜读|人生知止即是得
诗词天地 2023-05-23
感悟|王阳明:无事定心,临事守心,历事练心
京博国学 2023-04-27
夜读|状态对了,人生就顺了
有书 2023-04-20
夜读|把心安顿好,人生也就顺了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2-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