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钱的散装白酒贴上“特供”标签卖上千元 重庆武隆警方破获特大制售“特供”假酒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22:00

 “国务院后勤采购酒”“中南海内招酒”“中央警卫局接待用酒”“中国人民解放军专用酒”“世博会专供酒”……重庆公安机关破获的涉及5省(市)的重庆武隆“5·21”特大制售特供假酒案查封现场,多达近30种标着“特供”等字样的近万瓶假酒被查获。

“成本价八九块钱的散装白酒,加个‘特供’的假包装,能卖上千元。”专案组成员、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刘臻欣说。

据介绍,早在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同年底,白酒类企业也被明令禁止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2022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

“当前市场上生产的‘特供’酒均系非法产品。”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政委曾光表示。

抓获涉案人员53人、捣毁窝点12个

近期,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重庆公安机关出动警力200余人次,开展三次收网行动,成功破获涉及5省(市)的重庆武隆“5·21”制售“特供”假酒案,抓获涉案人员53名,捣毁特供假酒产、销、储窝点12个。

1706796184061.png

公安机关现场查扣“中央国家机关特供三十年陈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专用酒”“中央军委办公厅内招酒”“海、陆、空军部队特供酒”“民航特供酒”等“特供”假酒8796瓶,特供假酒包材180余种、85万余件,查明销售金额2000余万元,彻底摧毁辐射全国的特供假酒犯罪全网络。

“第一次侦办这么大的食品类犯罪案件。”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刘臻欣说。

案件线索源于重庆市武隆区一家烟酒店。

当时,该烟酒店老板廖某被注意到有售卖假酒行为。在廖某一次进货后,武隆区公安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现场检查,查实廖某售卖假酒的违法行为。

民警发现,这些假酒并不是常见假酒,而是标识着党政军机关“特供”“内供”字样、假冒高端知名品牌的假酒。

曾光介绍,与常见假酒不同,“特供”假酒不仅是在包装上非法印制了其他知名品牌白酒相同的注册商标、涉嫌商标侵权犯罪,同时还在包装上醒目地使用了“国务院”、“解放军”、“中南海”、“中央军委”等名称,以所谓的“特供”“内供”“专供”酒名义在市场流通,社会危害十分严重。

精准刻画客户,加微信、打电话推销

经民警充分分析研判,认为该案背后可能存在着涉及到全国多地的假酒制售网络,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联合武隆区公安局成立专案组。

在深挖廖某的进货源头后,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曹某设立的商贸有限公司浮出水面。

陈某某、曹某早年在同一家电商公司上班,2015年两人辞职成立公司,通过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方式售卖食品、生活用品等,但销量一直不太理想。

1706796199817.png

2020年,在一次糖酒交易会上,陈某某、曹某结识了假酒中介杜某某、胡某、万某某。三人介绍可以用“特供”酒的方赚取暴利,购买散装酒,灌装成“特供”酒。这种酒“故事性强”,中下级市场接受度较高,非常适合陈某某、曹某的公司销售模式。

在了解到“特供”酒的营销模式以后,陈某某、曹某立刻让公司业务“转型”,出售包括“特供”酒等假酒在内的各类白酒。因为销量好,业务很快做大,公司不断扩张,陈某某、曹某先后在多地开设分公司,设门店、建仓库,并派出骨干成员分赴各地牵头经营。

他们将客户精准刻画为“中年”“男性”“社交需求高”等标签,主要招聘35岁以下的青年女性作为销售人员,通过打电话、加微信等方式与目标客户取得联系,在聊天中按照统一制定的话术进行推销。客户下订单以后在网上付款,公司就近安排仓库发货。

至此,一个制假售假地下黑产网络浮出水面。曾光说,这个网络已经形成了全流程的犯罪闭环,团伙化、专业化、职业化特点突出。

组织编写话术、在朋友圈立“人设”

“我当时是直接接到了电话,对方听声音是个年轻女性。”重庆市武隆区一网吧老板赵文学(化名)回忆说:“对方就说他们有茅台酒卖,还有特供酒,不到1000块钱。”

赵文学今年32岁,平时有买酒用于接待的需求,也爱和朋友喝喝酒吃吃饭。接到电话以后,对方主动加了他微信。

“她天天联系我,说他们自己有资源、有渠道,还说这些酒一部分用于正常销售,一部分他们私人拿出来卖,售价比市场价低。”赵文学说,对方还主动表示可以先给他寄几瓶。

对方朋友圈发了不少酒的介绍,介绍得很详细。聊过几次之后,赵文学有些心动。“一开始不信,后来确实有点相信了。”

赵文学前后下单买了五六箱酒,一瓶七八百块钱。

“后来接到警方电话说都是假的,没有什么特供酒,那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赵文学说。

曾光介绍,这些销售人员加了客户微信以后,有的不急于推销假酒,而是通过发送女性语音信息、发布生活类朋友圈立“人设”,穿插着在私聊中或者在朋友圈发布一些酒品推介广告。特别是在“七一”“八一”“中秋”“元旦”“国庆”“春节”“世博会”等时间节点,他们谎称与知名白酒企业有合作,有“特殊渠道留货”、“限量秒杀”等,重点推介不同品类的“特供”酒。

“每个酒都有故事。”办案民警刘臻欣说。在查封现场,刘臻欣看到了大量的话术本。“他们根据不同的酒自己编写话术,交给老板汇总,老板修改以后再分发给每个销售人员,还培训话术。这些话术反复微调,最后形成一个个小‘故事’,说的很玄,都没办法求证,听起来有面子就是了。”

公安机关将加大打击力度、保障群众平安过节

查明犯罪链条以后,在公安部统一指挥和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专案组集中开展了三波次收网行动,全面摧毁了犯罪网络。

收网行动当天,刘臻欣等40多名民警抵达嫌疑人所在的产业园区,将涉案公司、仓库现场查封。

“公司20多个工位,每个工位都摆着假酒样品,周围货架上全是特供酒。”刘臻欣说。

记者注意到,2020年9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组织开展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

此后,专项行动也成为常态化工作内容。

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六支队支队长贺敏介绍,“特供”酒之所以屡禁不绝,一方面是利润高,有利益驱动;另一方面是都通过私聊的方式进行,网上交易、物流寄递,隐蔽性比较强,群众举报少,线索难以发现。

贺敏表示,后续将继续拓宽案件来源、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举报;加强与公安机关合作,深入分析研判案件,深挖线索,起底犯罪链条;此外,要加强对物流寄递环节加强监管,强化与邮政系统的合作。

“在此类案件中,制假犯罪分子违反国家规定,打着‘特供’‘专供’的名义,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滋长社会不良风气,严重损害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军队声誉形象。”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值节日市场购销两旺时机,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所谓“特供”“专供”酒品,防止上当受骗,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所需的酒品、食品。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好节日市场良好秩序,全力保障群众平安过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赵红信
校对/李鑫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治理“特供”假酒,从供需两端入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特供酒”成本40元卖2000元,喝的是酒还是“面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打击非法制售“特供酒” 公安部开展“净风”专项行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0
青诉 | 公安部部署“净风”行动 电商平台已无法搜到“特供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公安部:凡宣称党政军单位“特供酒”“内供酒”等均系假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