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 张中民:隐身在世俗之外——读《海边的魔术师》
收获 2023-04-14 21:00

孙频,江苏作协专业作家,出版有小说集《松林夜宴图》《鲛在水中央》及《疼》《盐》《裂》等。

一百多年前,英国作家康拉德在他著名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马洛船长开船沿刚果河深入非洲,一路上听到一则现代神话,讲的是一个名叫库尔茨的白种人脱离“文明世界”,被当地土著奉为神明,尊为领袖。马洛船长历经艰险找到他时,他早已堕落。小说以第一人称马洛船长讲述经历的口吻,深刻探讨了殖民主义在积累资本、扩展资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道德失落和心灵变异问题。英国诗人艾略特从小说《黑暗的心》中看见了现代人的精神失落与空虚,从而创作出不朽的诗作《荒原》。后来轰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更是完全借用了《黑暗的心》的写作方式,探讨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得失,成为西方现代文学课程里的必修读本。由此可见,《黑暗的心》给人们带来的深远影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八〇后女作家孙频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创作出了一部绚丽多彩的中篇小说《海边魔术师》(原载《收获》2022年1期)。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边小镇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同时还运用象征和隐喻的表现手法,讲述一个现代隐身者藏身江湖后,看似置身事外,其实他的身影却又无处不在,最后用悬念的结尾方式,带给我们无穷的追问与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海边魔术师》的故事十分简单:“我”在单位辞职后,开着倾其所有买来的房车,带着身患绝症的父亲,按照信封上的邮戳地址按图索骥,千里迢迢,南下海边寻找失踪哥哥刘小飞的所见所闻。在寻找过程中,父女两人在雷州半岛最边缘的木瓜镇,做了一次奇幻之旅。在作者生动形象的描述中,我们发现这个海边小镇人口稀少,街道不多,到处长满了高大茂密的热带植物。就是这样一个“太过偏远,自古就远离经济文化中心,什么潮流都传不过来,连儒家文化都传不到这里来”,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却生活着一群“说雷话,唱雷剧,庙里供着雷神”,保留着原始社会传统风俗的人群,他们在这里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过着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生活,着实让人感到无比新奇。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发现生活在在这个蛮荒之地的人们愚昧无知,却又时时警惕着外来者的侵袭与打扰;他们在固守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地被现代文明所逐渐渗透;他们自给自足,却又有着自以为是的自娱自乐;不相信现代医学,却沉陷在神秘的巫术之中。因而这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尽管有时也会被一些过路者当成歇脚驿站,但是它的神秘性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们在这里流连忘返沉迷其中。在作者用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众多感官给我们带来各种新奇的感受中,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在大陆最边缘的海边小镇,实在太让人着迷。它的神秘、它的古老、它的许多未解之谜,都给我们那么奇异的感受。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古老而又神秘的乐园里,谁又能说不是一种最美的享受?一个见识过现代文明的北方青年,一个逃离世俗的漂泊者,一旦寻找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作品中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开始还在人们视线中出现的刘小飞,远走高飞后,就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那样,悄悄消失在巨大的世俗之外,看似隐匿得无影无踪,其实他的身影却无处不在,这是一种看破红尘的超拔与脱俗,也是一种不与世人苟同的逃离者,我不禁为他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隐身行为所感叹!

在这里,我无意重复小说讲述的故事内容,而是想理清作者创作思路的同时,更好地分析作品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写作文本,从而引起诸多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从结构来看,这篇小说一开始就用极富夸张和瑰丽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奇幻的海边景象,那种铺天盖地的蓝,那种呼之欲出扑面而来,似要吞噬一切的大海气势,都让我们有种惊涛骇浪般的眩晕感。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作者用插叙手法,给我我们讲述了母亲早亡,父亲在工厂上班无暇顾及子女,年轻的哥哥刘小飞主动担负起照顾妹妹的重担。就在这个过程中,哥哥经常用变魔术的哄骗手段送给妹妹各种礼物,然而自己却在这种习以为常的做法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习惯,进而发展到后来的上瘾成疾,走上偷盗的犯罪道路。先是被批评、嘲笑、开除,后来入狱、遭人遗弃等一系列不堪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他悲观厌世、躲避和逃离,并由此踏上闯江湖和走世界的漂泊生涯。但他无论走到哪里,心中仍然放不下亲情,所以他在流浪途中,不断用写信方式维系着自己和妹妹的联系。后来他的信件突然中断,加上父亲身患绝症,这才引出妹妹开上房车带着父亲南下,开始了寻找哥哥之旅。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木瓜镇的风土人情,讲述父女俩的所见所闻,旨在给我们展示一个奇丽的神秘世界,透过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新奇的神秘王国,在探寻和窥视古老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现代人的思考:作为社会和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遗世独立的社会现象?

我很喜欢这篇小说的语言,清新、流畅、通透,在密实精准的文字铺排中充满了灵巧的动感;作品中大量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如同堕入一个充满各种神秘的奇幻世界,使人心旌摇荡,心驰神往;同时我特别喜欢作者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在小说中营造出来的那种现场感和浓郁氛围,夸张的、热烈的、茂盛的、黏稠的,五光十色,斑斓多彩,璀璨夺目……在这样一个近乎原始社会的世界中,竟然生活着一群迥异于常人的“雷人”,想想又是多么的奇妙?尤其作者在描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仰时,又是何等的不可思议?特别是小说结尾时的神来之笔,更是让人心头一震:哥哥刘小飞尽管没有露面,但是他让“鲤鱼精”安排那条裹着父亲巨幅照片的大船出海,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这样的结尾确实出人意料,不过细细品来却又在情理之中。是的,小说如此处理的确是十分高明的,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区别于常人的哲学思考,唯有留下巨大的悬念才是考验读者智力引发联想的最佳途径。读到这里,我不由想到巴西作家罗萨的短篇小说《河的第三条岸》,罗萨在他的小说以孩子视角,通过清晰单纯的叙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常人无法理解的图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蕴含着悠长的意味。小说中的“父亲”义无反顾地选择与河流终生相伴的原因似乎难以捉摸,但是长期以来“河的第三条岸”这一充满理想光环却又遥不可及的意象,令很多人心驰神往,因为那是人的心灵在家庭、社会甚至人生中许多无所依凭时的一种精神支撑,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因此罗萨在小说中给我们提供的寻觅河的第三条岸,是一种可能性的抉择。岸,也许不存在于三维空间,而是存在于心灵、意愿、灵感和精神空间。那是灵魂的梦境和自由的天堂,顺应着心灵的意愿荡漾在水光潋滟中,是一种生存乐趣和至高境界,具有一定的象征和隐喻。而孙频对这篇小说的处理也大有深意,既然父亲时日不多,那么就让充当先知的儿子用巨幅照片让亲人魂游大海,这大概就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方式。由此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哥哥刘小飞一直在暗中观看着眼前的一切,既然连世间最先进的医学都回天乏术,那么就让父亲以另一种形象永远消失在无边的神游之中,成为一种恒久的纪念;或者哥哥刘小飞不愿出来与亲人相见,故意选择这种隐身方式,给亲人带来更多无尽的念想,不也是一种对心灵最好的安慰吗?再或者,哥哥刘小飞也许已经不在人世,他用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引导着亲人一路寻找,然后在世外桃源般的世界里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同时也让他们明白,除了人间有太多的世俗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的世界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发现?凡此种种,无论何种猜想和推测,小说用悬念收尾,给我们带来的是对艺术的多种理解,引起读者对人生的诸多思考和追问,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高明之举?

通过阅读这篇小说,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孙频近年来在写作风格上的变化。与过去相比,越来越成熟的她早已不再满足于写自己过去熟悉的生活,而是开始改写充满陌生而又奇特世界里的所见所闻,这种变化为她打开了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写作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她的写作视野,使她的写作天地从此变得更加宏阔。通过阅读她的这些作品后我们发现,这种明显变化从她发表的《我们骑鲸而去》《骑白马者》《天物墟》等一系列带有探索性质的小说就已经开始了。去年她发表的中篇小说《以鸟兽之名》就是一例,通过讲述一群原本生活安逸的乡下人,被迫离开家乡后一直渴望回归山林的故事,探讨的就是城市文明与山野文明的冲突。到了《海边魔术师》这篇小说中我们发现,尽管刘小飞是一个消失于海边的漂泊者,但是他把北方文明和现代意识带到南方小镇,并试图用自己的睿智和聪明在改变着一群土著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新旧文明的冲突,所不同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世界,他改造了一群土著人的生活,从而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他隐身其中却又无处不在,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高明的人生追求和处世态度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小飞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他把自己变消失的同时,却给妹妹和父亲变出了一个巨大的、茂密的、夸张的,同时又是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他这种独特的方式送给亲人一份充满神秘的礼物,难道是他对父亲的绝症有着先天的预见,还是料事如神地对妹妹一定会带着父亲来体验生命临终前的奇妙感受?尽管刘小飞直到小说的结尾也没有出现,但是他用奇特的方式,引来父亲和妹妹踏上奇幻之旅的寻找做法,已经充满了巨大的象征和隐喻,这大概就是一个现代人离群索居后的人生选择,不在世俗中留恋,却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去寻找诗意的隐居,不也是一种独处和归隐的人生哲学吗?

孙频曾在一篇访谈文字中说到,自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写作者,在当前充满世俗和物质的世界中安静地生活安静地写作,她觉得这是独处的妙处。从她近年创作的一系列带有探索陌生生活素材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她在创作上的创新与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探索和超越。她用精致和充满灵气的文笔,在我们的面前建立起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着许多别人不曾描述或者很少描述的人和故事,他们是前导演老周、王文兰和落魄潦倒的诗人;是游小龙、游小虎和山林中的鸟兽草木;是刘小飞、梅姐和强哥以及尝遍百草百毒不侵的老者、“鲤鱼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认知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新奇的艺术享受,值得我们认真地玩味和品评!

作者简介:

张中民,生于七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大家》《芙蓉》《小说界》《红岩》《作品》《朔方》《西湖》《小说林》《广州文艺》《莽原》《当代小说》《滇池》《南方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及台湾、香港等地文学杂志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发表在《收获》公号《文艺报》《文学报》《长江丛刊》和中国作家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向南方》《远方有多远》,小说集《奔跑的蚂蚁》等多部,有作品获奖并被收入选集,曾获莽原作品奖、第十届万松浦文学奖等。

来源:《文学艺术周刊》第5期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肢体魔术师”:修补残肢 重塑生命
广州日报 2024-05-09
色彩魔术师“CK兄弟”的《请勿见外》大展来了 北京时代美术馆秒变奇幻乐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专访魔术师邓男子:“换脸”灵感来自谍战片 汪涵撕面具是现场发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6
赏读|诗意之外的离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关注|李师江《丝路古船》:让海上丝路的荣光有机进入类型故事
当代 2024-0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