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刀少年”再交新答卷
中国青年报 2021-08-02 13:26

摩托车缓慢地行驶在坑坑洼洼的进村土路上,一不留神,车轮打滑,连人带车一起倒在了路边。差不多半年时间,易政勇进村出村都需要这样地小心翼翼。

2019年4月,在宜春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春发投公司”)工作的易政勇主动请缨,成为了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的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在红群村很少有人知道,易政勇就是当初那两个备受关注的夺刀少年之一:2014年5月,在江西省宜春市开往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男子突然持刀疯狂砍向乘客,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不顾自身伤势,冲向歹徒奋勇夺刀。事后,两人皆因伤势过重,错过当年高考。

易政勇当时便失血昏迷,后背留下两道缝了百余针的伤疤。见义勇为的故事传开后,教育部研究决定:待俩人身体康复后组织单独考试,圆他们的大学梦。

江西财经大学向易政勇伸出橄榄枝,给他减免了4年学杂费,还将当年学校发出的首份本科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中。

大学4年期间,易政勇总围着“公益”转。

“吃鸡游戏”大火时,他也赶了一趟潮流。玩过两盘后,易政勇说:“很无聊,完全提不起兴趣,简直浪费生命。”相比之下,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做公益,更让他觉得充实。

去图书馆、敬老院做义工,给贫困学子义务辅导功课。平日里,他给自己买几十元一件的衣服,去食堂吃饭,经常点两个素菜简单对付一餐。可一听哪里需要捐助,一捐就是几百元。这些钱是他从本就不多的生活费里省出来的。“日子怎么节省就怎么过,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捐给有需要的人。”

2018年从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毕业时,站在人生的新的十字路口,易政勇和未来的自己约定:“趁着年轻,要去基层发光发热”。

就这样,易政勇来到了省级深度贫困村——红群村,村里有贫困户37户124人。过去,通往县城的泥巴路仅容得下两辆小车通过,村民进出不便,把红群村困在大山里。

插秧、异地扶贫搬迁、推销农产品、上门送教……这名90后把每一天都排得满满当当。到红群村的第一个月,易政勇有27天都待在村里。回公司看望同事,对方都惊讶,“平日里一个白净的小伙子,下村一个月,竟黑成这样?”

刚入村时,为了尽快熟悉村务和贫困户家庭情况,易政勇一有时间就拉着村支书赖风田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摸清家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些贫困户在新房子里待上几天,又偷偷溜回老房子住,易政勇只能一趟一趟不厌其烦地上门做思想工作。

一些村民从山腰搬到山脚,住处离菜地远,种菜不方便,易政勇和村干部几人商量后,租了两亩地,在村民家门口开辟了小菜园。

易政勇大多数周末都扎在村里,每个季度的考勤天数都远远超过了50天。

路难走、环境差,是红群村留给易政勇的第一印象。放眼望去,地上到处是零食包装袋、烟蒂、纸盒和瓜果皮,村民乱扔乱放现象十分普遍。

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易政勇组建了红群村第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他自掏腰包从网上订购了十几件红马甲,发动村民每月两次,前往街道、河边大扫除,易政勇认为,“村民主动参与其中,环保意识自然就提高了。”

一开始,村民的参与度极低,“大家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愿意多干一分”,易政勇凭着一腔热情,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一边带着少数几个村民,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服务队队员们第一次“上岗”,就起了个大早。从清理杂草、沙堆,捡垃圾入手,一个上午的垃圾装满了6个垃圾车,队员们个个大汗淋漓。在村子的变化面前,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这支队伍。村子人居环境改善了,易政勇也渐渐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如今,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易政勇为“小易”。“小易”义务做起了村里的推销员,哪家蜂蜜、土鸡蛋、果蔬、茶叶滞销,他都会第一时间发朋友圈、微信群,靠着这样的“土办法”帮村民打开销路。还发动爱心企业家和身边的亲戚朋友给村里的贫困户捐赠衣物。

帮扶对象谢金生的妻子因病去世,上六年级的女儿寄宿在隔壁乡镇的外公外婆家,每个周末,易政勇都会往白色帆布袋里装上几本书,跨上摩托车,骑行二十几公里上门给她辅导功课。

在易政勇的鼓励下,贫困户唐益莲重新拾起剪发手艺。因手部残疾,唐益莲的理发店开张后,一直门可罗雀,生意冷清。易政勇知道后经常约着几个村干部一起到店照顾她生意,还发动村民去光顾她生意。村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成后,唐益莲当上了村里的图书管理员,整理书籍、打扫卫生,每天都笑逐颜开。

2019年,经过调研,由易政勇建议,宜春发投公司投入25万元帮扶资金,帮助红群村创建了果蔬基地。

村里的土地经过流转,5亩地种西瓜和长豆角,45亩种甜心柚,20亩种香椿,西瓜上市的季节,易政勇和赖风田把县里的超市跑了个遍,一家家上门推销,打开销路,还拉着车去街上卖。

产业发展了,村民去基地务工,按天结算工资,每年能增收3000元。待到果蔬挂果上市,村里还给村民分红。

易政勇避而不谈“夺刀少年”这个特殊的身份,有时身边朋友提起,他会有意岔开话题。对易政勇来说,“那是过去的自己,人应该活在当下,做好当下的事。”

文/陈卓琼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如何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不返贫?三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回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08
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 水陆空“三栖”书记王泽勇讲述脱贫致富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08
海南白沙高峰村:为生态“让路” 向幸福“转移
新华网 2020-12-21
江西农村脱贫见闻: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0-12-21
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 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1-23
贵州最后一个通电村脱贫展新颜
新华网 2020-11-23
岜夺村的鞭炮声
新华网 2020-11-04
水井村来了位种莲藕的航空人
新华网 2020-10-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