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听丨揭秘公益陪伴志愿者:“您请说,我在听”他们践行了22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19 22:10

“您请说,我在听”这可能是“倾听1小时”的志愿者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们想要传达的理念——陪伴,这份陪伴一坚持就是22年。

疫情期间,“倾听1小时”项目开通,算是在此前的以陪伴孤寡老人为主的“晚缘”项目和面向贫困地区少年儿童交流陪伴的“大朋友”项目的基础上,填补了缺失的成年人群体。补全了生命全程的“陪伴”。

image.png

目前,北京美新路公益基金会有志愿者500余人,绝大部分都在北京,向全国有需求的人提供服务。下一步,志愿者们将会开设“陪伴学院”,将陪伴的理念和技巧传播出去,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我会陪着你”。

疫情下开通倾听服务 感受到陪伴的力量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没多久,吕梅就加入到“倾听1小时”项目中,“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尤其是在特殊背景之下,很多被迫居家的人,需要陪伴,也需要倾诉。”

作为美新路的志愿者,吕梅已有六年的经验。起初,刚上大学的她只是单纯的想为社会做一点事情,当时通过朋友介绍,她加入到“大朋友”的公益项目中,通过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写信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

image.png

在做志愿者的这些年里,吕梅意识到,志愿活动首先是要对方需要你的付出,如果对方不需要,这种志愿工作就只是自我感动。

“疫情当中这种需求是肯定有的,一开始充满了未知,大家都特别焦虑。”吕梅回忆:当时自己在家感冒流鼻涕,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被传染了新冠,由己及人,她决定加入“倾听1小时”,在经历了大约八周的频繁线上培训后,她正式“上岗”。

“倾听,并不仅仅是听着这么简单,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很多非语言信息,你反馈时的语音语速,都会影响倾听倾诉的效果。”该项目负责人、志愿者吴春京说。

吕梅承认,加入之前她也曾有些顾虑,以为“倾听1小时”更像心理咨询,“但我才25岁,又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如果对方是个五六十岁的人,怎么理解他们的烦恼呢?

好在,经过培训以后,吕梅了解到,志愿者所要做的只是倾听,而不是给对方建议。

当活动正式开始以后,吕梅发现即便没有疫情,当代人也非常需要这种陪伴。在这个急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需要一个安全的抒发情绪的出口,一些事情跟同事没法说,又怕家里人知道担心,“倾听1小时”就正好成了这样一个出口。

目前,“倾听1小时的小程序正在开发中,但在活动初期倾听倾诉的过程使用的是志愿者和来访者的微信,来访者预约后和志愿者互加好友,规定双方勾选“朋友圈不可见”,然后开始倾听倾诉的过程,结束后,志愿者和来访者要互删微信,避免不必要的打扰。

2020年5月,吕梅接到了一个倾诉者,双方加了微信后,吕梅得知对方是个比她小几岁的男生,他称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但不太确定,对自己的状态很纠结。

吕梅在微信的另一端倾听着,但这个男生说话小心翼翼,有时候会反问吕梅:“你会不会讨厌我?我这么说会不会让你觉得很烦?”

吕梅能够从男生反复询问的问题中,感受到他的戒备心,但同时也感受到男生想要表达的欲望。吕梅告诉他:“谢谢你为我着想,只要你愿意说,我就愿意听下去。”

听到这样的回应,男生渐渐的放下了戒备之心,敞开了心扉,这一次的倾听倾诉进行了50多分钟。

最后,男生跟吕梅说:想出“倾听1小时”这个项目的人真的很伟大,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可以以我为中心的听我讲完心里的话,还不会给我道德上的评判。

“我们的宗旨就是不做道德上的评判,不拿自己的观点去判断是非。”志愿者的吴春京说,如果对方在一次倾诉后仍希望继续倾诉,一般来说志愿者会推荐其继续预约,由其他的志愿者接待。“我们只是倾听,不是心理咨询,不强求必须要一对一的进行咨询和指导,有来访者跟我们约过20多次,十几个志愿者都接待过他,效果也很好。”

在“倾听1小时”志愿过程中,吕梅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初衷是渴望被看见”这句话。

吕梅记得,有一次她倾听过一位50多岁的阿姨的诉说,阿姨年轻的时候比较自卑,生活很不顺心,遇到事情都会逃避。后来经历了时间的磨练和成长,慢慢的接纳了自己。吕梅从这段倾诉中,感受到对方的改变,感受到了那种坦然和开心,“作为倾听一方,往往也能从对方的故事中感受到能量。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有价值。”

而且,这些年来,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倾听1小时”的项目,吕梅都感觉到身边有很多人在帮助自己,这让一个人在京读书的她不觉得孤独,“这就是陪伴的力量,给对方,也给自己。”

从“小朋友”到“大朋友” 不同角色都能成长

吕梅在参与“倾听1小时”项目之前,她就是“大朋友”项目的志愿者,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她觉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通过写信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交流,是一种可以让自己沉静下来的事情。

“大朋友”项目开展的比“倾听1小时”要早很多,这个项目中的一些当初受益的小朋友,现在已经长大,成为了“大朋友”。

image.png

现在张家口读大学的吴丽萍还记得她作为“小朋友”接到“大朋友”来信时的激动心情,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她的语速明显加快而且充满着跳跃的节奏。

2012年秋天的时候,当时在张家口沽源县白土窑中学上初一的吴丽萍几乎每天都会去学校的传达室信件箱里翻上半天,终于在大约翻到第十天左右的时候,翻到了“大朋友”姐姐给自己写的信。

这封信是她一直都非常期盼收到的。从她还上小学的时候,就从姐姐那里得知,有个公益组织的“大朋友”项目,由各地的哥哥姐姐给像她们这样的贫困地区的学生们写信,陪伴他们成长。“我很羡慕,那个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有个‘大朋友’姐姐。”

升入初一后,美新路基金会来到白土窑中学做宣讲活动,活动后吴丽萍就填报了“大朋友”项目的申请资料,介绍了自己的喜好,并且给“大朋友”姐姐写了一封信,希望姐姐能够和她交朋友。

收到第一封信时,距离申请表提交已经有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以来,吴丽萍一直心中忐忑,她怕没有人愿意跟她交朋友。直到她收到信后,才打消了这个顾虑。

吴丽萍赶快给“大朋友”姐姐回信,表达了自己对于交朋友的兴奋心情,又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情况,询问了一些姐姐的情况。

双方的书信往来没有多久,美新路基金会组织回访活动,吴丽萍终于见到了这位“大朋友”姐姐。“她很娇小,个子不高,扎着辫子,戴着眼镜,穿了一个橙黄色的外套。”至今,吴丽萍仍然记得“大朋友”姐姐当时见面时的打扮。

刚开始见面的时候,两个姑娘都很腼腆,但没有多久便熟络起来,两个人在校园里聊了很久,才依依不舍的分离。

后来的信件来往坚持了三年,这三年中,吴丽萍向“大朋友”姐姐诉说了很多心里话,比如她跟哪个同学吵架了,她的考试成绩如何,还有很多无法跟家长和老师诉说的秘密,都跟“大朋友”姐姐分享。

初中毕业后,由于吴丽萍的高中是寄宿制,收发信件很不方便,后来她和“大朋友”姐姐的书信就越来越少,但仍保持着用手机短信或QQ交流。即便是现在,她仍旧保留着“大朋友”姐姐的微信和电话,只是因为各自的学业和工作都忙,沟通就少了。

尽管沟通的少了,但吴丽萍觉得,初中三年跟“大朋友”姐姐的沟通收获很多。

“我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焦虑,都能够跟她抒发。而且她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让我对读书有了兴趣。”吴丽萍说,她跟“大朋友”姐姐在交往中,觉得她说话文绉绉的,读书很多,她有些惭愧,却也深受启发,后来她尝试改变,读了更多的书。

上大学后,吴丽萍也加入了美新路基金会,转变角色,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大朋友”。

在成为“大朋友”之前,吴丽萍也接受了培训,培训老师告诉她,做大朋友和做小朋友不同,给小朋友写信要有耐心,要专注的倾听和陪伴,在写信的时候要认真投入,不能敷衍,小朋友的问题要及时接纳。

2019年,吴丽萍有了自己的“小朋友”,是来自母校白土窑中学的初一学妹。第一次收到“小朋友”学妹的来信时,吴丽萍跟7年前一样的忐忑不安,她同样担心小朋友是不是愿意和她交流,也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够陪伴好小朋友,自己的回信对小朋友是不是能有帮助。

在不断的信件交流中,“小朋友”学妹跟吴丽萍说了很多私密话,包括父母离异对她心里带来的创伤和对学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吴丽萍也不知道说什么,她只能去倾听、陪伴。

自己的身份从“小朋友”转换到“大朋友”,吴丽萍开始体会到“大朋友”的不易,有时候,她不知道如何回复小朋友才能给她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她从家里把当年“大朋友”姐姐寄来的三四十封信找出来,重新读了一遍。慢慢的,吴丽萍意识到,与人沟通是有不同方式方法的,陪伴是门技术,他需要一直学习。

做志愿者陪伴老人 改善了自己的家庭关系

“从‘大朋友’到‘晚缘’,然后再到‘倾听1小时’,这些年在美新路做志愿者一路走来,我发现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是跟孩子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志愿者冯亮说。

image.png

冯亮是2013年参加了美新路的培训成为“大朋友”项目志愿者的,加入这个项目,是因为孩子刚上高一,立志要去做志愿者,但却因学习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冯亮发现很多志愿者活动都有年龄限制,需要满18岁,要么就是对学历有要求。在偶然间看到“大朋友”项目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可以参与项目中,一方面了解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给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些关爱。

后来,冯亮又加入到“晚缘”项目中,这一次又是源于她的父亲。

她发现,父母年龄越大,越难以沟通。“我爸爸这些年好像越来越一根筋,他跟我妈妈之间,跟我哥哥们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以前,我们两口子还能跟他说得上话,但这些年感觉越来越少,我自己有时候看他的那种状态,也很着急。”冯亮说。

所以,冯亮希望自己可以通过“晚缘”,学习如何与老人沟通,帮助家庭更和睦。

“晚缘”项目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人,需要志愿者每两周一次的去敬老院陪伴一个固定的老人,这也是美新路最早的公益项目,因为美新路的创始人叶先生,最初就是从去敬老院陪伴老师开始发起公益活动的。

陪伴老人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到敬老院陪老人聊一聊,走一走,在院子里转一转。但难的是,每两周固定去一次,很考验志愿者的毅力,而且志愿者要对老人的需求有包容和接纳,这种陪伴需要志愿者能够与老人共情,体验到老人需要的东西。

“老人需要的陪伴其实是一种关注。”冯亮回忆,在“晚缘”活动中,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陪伴90岁的杨奶奶,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腿脚灵便,口齿清楚,思维敏捷,表面上看起来,这位老人的状态已经让人艳羡。但冯亮发现,老人其实很孤独,非常在乎志愿者的陪伴。

“老人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很健康,但其实内心很孤独。由此,她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老人,哪怕是路上碰到的陌生老人,她也开始去观察他们的状况,去感受他们的情绪。从做了志愿者以后,冯亮对于父亲,多了几分理解和包容,她开始能够心平气和的去跟父亲沟通,并且站在父亲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

冯亮觉得,这些感悟和家庭的影响,都是通过做陪伴志愿者学到的东西。

实习生 李冰 杨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张彬 白龙

相关阅读
高校志愿者与社区高龄老人“聊时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志愿者义务接送全程陪伴 8名盲人按摩师组团出游扬州圆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1600名服贸会志愿者平均年龄22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5
帮老年人走出第一公里 银发少年团志愿者陪伴老人重阳游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5
中英人寿“梦想合伙人”:强化志愿者体系 助力公益事业行稳致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6
云陪伴 共战“疫” 志愿者为一线抗疫家庭提供暖心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8
“雪游龙”一场特别团聚:母亲来观赛 看到志愿者女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5
港澳志愿者在北京过年:很荣幸见证冬奥盛会
中国新闻网 2022-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