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与德国安联欲“分手” 双方各得其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02 20:30

近日,太保安联公告称,德国安联拟将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让给太保集团及太保人寿。若转让完成,太保安联健康将由合资变为中资公司。

随着保险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在国内的布局也在不断加强。在业内看来,本次太保系若全权接手太保安联,对德国安联和太保来说是双方各得其利。一方面有利于德国安联在进一步规划中国业务版图,另一方面利于太保在大健康生态的布局。

德国安联独资控股公司已成立

太保安联由中国太保和安联集团联手发起设立,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17亿元,前者持股77.051%,后者持股22.949%,主要通过与太保产、寿险合作将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推广至全国。

11月26日,太保安联公告称,近日德国安联拟将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让给太保集团及太保人寿。公告显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经营管理委员会同意太保集团和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受让德国安联持有的太保安联健康8%和14.95%股份。

转让完成后,德国安联不再持有太保安联的任何股份,太保集团与太保人寿持股占太保安联总股本比例将变为85.051%和14.95%。太保安联将由合资变为中资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德国安联很早就进军中国市场,甚至于在1910年代初,安联就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为沿海城市的客户提供火灾和海上保险服务。目前,安联集团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包括寿险、非寿险、信用保险和基金管理等业务在内的全部金融核心业务。

除太保安联外,德国安联还与中信信托在上海合资设立有中德安联人寿、和京东合资的京东安联财险、和太保集团旗下太保资管合资的国联安基金。2020年1月16日,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开业,由德国安联全资控股,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

虽然德国安联布局中国市场已早,但整体看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好,普遍有一些水土不服。以太保安联为例,太保安联成立6年来,业绩表现欠佳,直到2019年才开始略有盈利。

德国安联为何出让股份,公司尚未披露原因。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德国安联一直希望将中国业务板块整合到一个总部,并与其全球资源实现有效的对接和集团内子公司一体化经营,此举有利于安联在华业务板块和资源形成有效合力。

中国太保发力健康险

波士顿咨询公司研报显示,从2011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从692亿元快速增长至70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对比同期寿险13%以及财险12%的年均增速,健康险成为保险领域内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

“太保系”欲全权控股太保安联背后是其大健康产业布局。据了解,今年8月,中国太保制定5年大健康发展规划,拟用5年时间发展为国内领先的健康综合服务提供商。

某寿险分管业务高管告诉北青金融,太保似乎早就看上了太保安联健康险这一快车道。2019年9月,太保集团曾拟向太保安联健康险增资,但最终协议并达成。

据公开资料显示,太保安联2019年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健康险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仅有7家专业健康险公司。2019年,太保安联健康保险业务收入46.76亿元,同比增长72.1%,排名第三。

取得成绩的同时,太保安联在经营中也存在问题。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太保安联健康险一产品因产品责任设计存在与监管规定的疾病保险定义不符的问题被监管叫停。今年以来,太保安联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状况仍存较大波动,其一季度末至三季末净利润分别为3013.86万元、-755.76万元、4923.92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车险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财险公司寄希望于依靠健康险脱离车险“红海”。健康险虽然是风口,但需要专业的经营能力。目前多家财险公司健康险业务赔付率超过100%,靠健康险盈利并非易事。在寻求非车险业务机遇的背景下,财险公司还是要从自身优势与资源出发,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向。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范辉 李自曼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太保安联健康险北京分公司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16
股权变更后又进一步:太保安联健康获批更名为太平洋健康保险
澎湃新闻 2021-03-05
京东安联加速谋变 原平安人寿副董事长毛伟标成京东安联临时负责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13
马欣出任太保安联董事长 太保集团“大健康”战略提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12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 德国安联拟清退太保安联健康险全部股份
界面新闻 2020-11-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