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 “伤心的时候少发朋友圈”
温血动物 2020-07-21 09:00

-1-

曾经我是一个焦虑了就一定要说出来的人,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发一堆朋友圈,比如“我不想活了”,再比如“没有人爱我。”

很难说这样的宣泄是否有用,但在朋友圈刚刚问世不久,人人都热衷分享自我,接近他人的时代,这样做的效果显而易见,会有很多热心的好友给我点赞(总觉得哪里不对),而且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私聊我,问我怎么回事。

然后我就会开启吐露自我的模式,向他们倾诉我的烦恼。

我讲得声泪俱下,在手机前滴滴答答落泪,他们也都很配合,不时“嗯”一下,以示认真倾听,在情绪的最高点发点落泪表情包,最后来一句“你好惨”之类的话,我们仿佛达成了完美的共情,我收获一阵平静。

如此好多次,我屡试不爽,人人都说我是个过得很惨的人了,人人都可怜我了,唯独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就这样一直“可怜”了下去。

-2-

过去好久,我才意识到,我这不是在倾诉,而是在情绪倾泻。

举个例子,某天晚上,疲惫的你下班回家,从冰箱里拿了罐冰可乐,打开LOL准备来一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微信好友的一句“我觉得我活不下去了”,安慰了几句,没有效果,他依然说自己不想活了,看了眼时间,十一点半,明天还要上班。

换我,一开始可能还会劝慰几句,次数久了,估计就在心里骂人了,“这年头,谁过得容易啊,我不比你惨?”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一些朋友,时间长了就不理我了。有些会直截了当地说:“听你抱怨,搞得我也好焦虑。”

焦虑是会互相传染的,所谓倾诉,如果只是把对方当做理所当然的倾听对象,重复着无意义的负面情绪的话,其实也会成为一种单方面的精神暴力——朋友并没有义务承担我的焦虑。

其次,焦虑的时候,单纯有个人倾诉,未必能解决本质问题。

曾经,想到前任就很难过,那是某年跨年夜,我加完班一个人走路回家,马路上到处是出来跨年的情侣,实在是没办法让人不难过。

朋友:“都过去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想开一点啦。”

我的内心:啊,可是新的就是没有来啊,我好难过啊。

曾经,上班做个项目,一直被客户否决。拖了好久,每天忙到半夜,我真的顶不住了,我无法停止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很差劲,并且,那个项目做不好,我大概率要丢掉那份工作,然后想到房租,想到水电费,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于是我向朋友倾诉,朋友:“不要难过了,你真的很好。”

我的内心:我遇到了困难,我觉得自己差劲,这个时候给我灌鸡汤,这效果等同于我在斗兽场面对一只东北虎,我的家人在台下给我加油鼓气说你很强壮。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人未必能和你共情,也未必能说出真的能安慰到你的话。

大多时候,抚平我们负面情绪的,其实是时间。

-3-

最后,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原因。

一个人,遇到了困难,首先想的是跟人倾诉,有的时候会收获一丝平静,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对此产生依赖。

在早期,让我焦虑的不过是一些小事,现在想来都是我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发个朋友圈就能得到关注,得到关心,这让从小到大一直自卑,一直处在失败中的我感到惊喜。

曾混迹豆瓣小组,经常遇到同一个po主发好几遍同样的烦恼,开始大家都积极地出谋划策,但到了最后,大家忍不住回复“有空发帖不如去把问题解决了,很容易啊。”

这或许就是倾诉和倾泻最大的区别:倾诉者想要解决问题,想要变得更好。

而倾泻者只是想要别人无条件的关心和关爱,假如真的给他指明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他反而会缺乏勇气去实践。

我就是这样的人,胆小,懦弱,不想面对问题却又渴望安慰,在别人给我指明道路后又缺乏实践的勇气,这又加深了我的焦虑,遂又回头倾诉,陷入恶性循环,成为了一个负能量制造机。

-4-

我想,人与人之间的依赖,也是要把握界限的。

再好的朋友也是两个不一样的个体,能成为好友,说明你们喜怒哀乐必然有相通的部分,但本质上你们还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一个合格的倾诉者,在倾诉之前应该抱有这样的信念:找人倾诉可以一时缓解情绪,但最终完全消化情绪还是得自己本身来承担,不要把朋友当做自己的垃圾桶。

朋友,只能是栏杆,不能当拐杖。

看过一句话,“你的不幸,当自己在心里剪碎了,再找束烛火灼烧成灰,而不是当作珍宝珍藏,见人就端出来分享,望别人能与你一起品尝。”

深以为然。

-5-

从一个只会流着泪跟人倾诉并且毫无作用的软弱者,到一个能自我解决负面情绪的人,我经历了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解决情绪上的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捷径,无非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

轻中度焦虑的人,就是已经出现一些轻度焦虑症症状,比如失眠,情绪波动,精力衰减,但还没有严重到什么都干不了的程度,一定要去接触真实的生活。

从小事情做起,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比如买菜做饭,成年之后我基本都吃外卖,吃的时候还骂骂咧咧,觉得这玩意儿为什么那么贵,我菜市场买颗青菜才多少钱。

某次抱怨之后被我妈怼了,她说:“人家买菜,洗菜,帮你做好,然后送到你面前,你就躺着玩手机,你说呢?”

后来我自己尝试着做饭,才发现,做饭这件事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

米要淘,菜要洗,叶子要去,皮要剥,肉嘛,要切,切了要腌,往往是做饭两小时,吃饭十分钟。

一开始,我甚至不知道生肉放在冷藏室里会坏,而没有放冷冻室里。

油放少了糊锅,放多了吃起来腻。我沮丧。

盐我总是手抖放多了,咸得发苦。我后悔。

但当我的厨艺越来越好,做的东西越来越好吃的时候,我会有一种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不比一夜暴富,不比成为世界冠军,但我知道,这就是我们普通人能得到的,微小的,接地气的成就感。

我发个朋友圈,朋友们都给我点赞,说我厨艺好,还有人说我和以前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呢?我想,大约是我不再通过倾泻负面情绪寻求关注,而是从让自己变好中得到成就和肯定吧。

哪怕是日常中的小问题,解决了也会有满足感,久而久之,积累起来就会产生“我可以”的心里暗示。

所以,一定要接触生活,随便做什么,做饭也好,打扫卫生也好。

因为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面对你自己,什么都不做,却又渴望关注才是最可怕的。

-6-

当你学会了更加积极地面向生活,最后就是内在的自我重建了。

看过一本心理学着作,其中说到,焦虑起因是对他人之爱与关注的渴望、期望大过于自身能力成就、精英崇拜,以及才能运气等制约因素。

最好的抵抗焦虑的方式,就是建立自身的判断力与价值取向,不要轻易将自我认知建立在他人的认同之上。

其实,焦虑的时候跟人倾诉,我也是在意别人的看法的。

我希望我得到的是对方的理解,这个期望,对我本身又是一种压迫。

因为你无法决定别人的看法,你得到的反馈不会总是你想要的。

所以,焦虑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少胡思乱想,多做点事情。

必要的时候,保持沉默。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你真正开始行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句话不是鸡汤。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生活|“精装朋友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7
朋友圈|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跑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朋友圈|理想的书房 ​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朋友圈|当爹太难了 啥都不知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1
朋友圈|路边有萱草,身边有弟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生活|我庆幸他的咒语是“弹错了也不会怎么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4
朋友圈|我在淄博等你“赶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6
朋友圈|复活的年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