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件彩陶讲述黄河中上游史前彩陶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2-17 16:01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等十几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将于12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195件精美的史前彩陶将为观众展现彩陶艺术的演变历史及艺术特色,展示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沉厚、悠久与辉煌、灿烂。

WechatIMG19834.jpeg

距今八千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甘肃的彩陶文化跨越5500年,历史悠久,包含了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

本展览共展出精美的史前彩陶195件(套),从内容上分为四个单元,涵盖甘肃彩陶各个历史时期,内容涉及文化背景、彩陶制作、风格流派、自然物象、精神生活等各类主题。其中不乏精品,许多彩陶也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堪称黄河中上游史前彩陶精品荟萃,充分展示了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沉厚、悠久与辉煌、灿烂。

WechatIMG19833.jpeg

第一单元“黄土下的彩色世界”主要表现甘肃彩陶的文化背景。这部分从科技史角度揭秘了陶器从制作陶坯、绘彩和烧制成品的过程,以及敷泥贴片和泥条盘筑两种制作方法,并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甘肃彩陶文化做了一个概要介绍。

第二单元“笔画与色调的奏鸣”按照时代顺序介绍甘肃彩陶各个文化的主要纹饰及演变规律。内容上分为“一抹红彩”“从直线到曲线”“激流涌荡”“红黑彩与锯齿纹”“圆形天地”“余音绵绵”六组。“一抹红彩”展示大地湾文化时期最早出现的彩陶特征;“从直线到曲线”介绍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图案由简单搭配到复杂构图的演变规律;由于马家窑文化彩陶十分丰富,展览将马家窑早中晚三个时期分作三组来展示,“激流涌荡”“红黑彩与锯齿纹”与“圆形天地”分别展示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的彩陶群组,对这一时期的漩涡纹、网格纹、黑红彩锯齿纹、葫芦网格纹、四大圆圈纹、回形纹等代表纹饰做了拆分解读,集中展示了甘肃彩陶最辉煌阶段艺术成就;进入青铜时代,彩陶数量减少,品质也有所下降,因此齐家、四坝、辛店、沙井这四个青铜时代文化的彩陶归为“余音绵绵”一组按时间顺序展示。各文化彩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

WechatIMG19836.jpeg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生命组歌”通过具象纹饰展示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及主要生物纹饰的特征与变化规律。内容分“花叶繁茂”“鸟乘风行”“水生一族”“驯化与野生”四组。彩陶上绘制的这些形象有些是单纯的艺术装饰,有些则蕴含了信仰内涵。其中的太阳、植物、动物和人形纹饰展示了人们生息之地的自然生态。

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四单元“精神的家园”将各文化阶段与人们精神生活有关的彩陶纹饰集中起来,分类展示。

WechatIMG19835.jpeg

据策展人介绍,以往多数彩陶展会从考古与历史角度入手策划设计。本展览尝试换个角度,只将考古与历史作为时代背景,重点阐释各个时代彩陶的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展览的诠释系统在结构上分为单元、组、展板、说明牌四个层级,单元和组如同书籍的章节,展板和说明牌则如同注释。展板注释包括纹饰的分类注解,及各种图片和线图。说明牌则是对具体文物的内容加以解说。“希望通过对文物多层级的解析,能够帮助观众系统地了解甘肃彩陶文化的特征与内涵。”策展人表示。

展览展期12个月。

供图/国家博物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图片故事 | 传承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父子兵”
新华社 2024-09-04
6000年前的这朵“花”何以芳香华夏?
中国新闻网 2024-05-15
展览上新!这些数千年前的彩陶讲述着灿烂黄河文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5
沈阳故宫以86件(套)院藏龙纹文物阐释纹饰里的中国龙
中国新闻网 2024-03-08
葫芦雕刻“守艺人”以“针”代笔 方寸间展现远古彩陶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23-08-31
安特生与“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终结
北京晚报 2023-04-07
博物馆打卡记:惊艳春晚的“花瓣纹”和兔元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1-25
一幅中国史前文化的绚丽画卷 考古报告《洪江高庙》发布
光明日报 2022-1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