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以金融创新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四年增长3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8 10:08

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今年,北京市首次将组织关系不在北京市的部分在京金融单位划为选举单位,选举出席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北京银保监局作为15家选举单位之一,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经过前期选举流程,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作为首都金融监管领域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首都执政骨干,为首都金融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过去四年间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增长35%

作为北京金融业代表,北京银保监局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监管,把金融工作放在首都发展大局中加以谋划和推进,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和“五子”联动落地,创新激发金融动能,发挥银行保险行业合力,以首善标准更好服务和保障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更加主动地推进风险防控和乱象治理,切实维护首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过去四年间(2018-2021),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增长35%,各项贷款增长41.3%,其中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以及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42.3%、147.9% 、52.5%和66.4%,保险行业承担风险保障总额增长近2.4倍,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99家次处罚金额超过2.4亿元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首都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重要职责。北京银保监局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持续深化风险治理、业务治理、公司治理、规则治理、数据治理、社会治理等“六大治理”,不断增强金融监管的穿透力、辐射力,全面提升风险处置的主动性、前瞻性,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首都金融安全防线。

过去四年间,北京银保监局持续加大监管查处震慑力度,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99家次、处罚责任人205人次,处罚金额超过2.4亿元。同时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出台专项文件规范票据、结构性存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保险销售等业务发展,有力推动行业合规生态持续向好。

今年前五个月贷款增量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据了解,北京银保监局始终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障金融供给、提升行业韧性,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同时积极强化金融与财政、产业、科技、就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共同服务好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北京银行业保险业资产总量和业务规模逐年稳健增长。2022年5月末,北京银行业总资产30.59万亿元,其中各项贷款12.58万亿元,不良率0.71%,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全国最好水平;保险行业承担风险保障总额1218万亿元。2021年全年保险风险保障总额2719万亿元,是2017年的3.4倍。

全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及重要领域建设发展资金需求。2020年,北京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规模突破万亿元,有力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2021年以来,快速批设4家冬奥银行网点,审核备案30项冬奥专属保险条款,银行业总体融资规模超过780亿元,有效保障冬奥赛事,支持场馆改造和后续运用。2022年5月末,北京制造业贷款规模达1.49万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22年一季度末,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8103亿元,是2017年末的近三倍。2022年5月末,北京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6866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56%。北京地区科技金融特色支行达87家。知识产权保险试点累计支持20家单项冠军企业和312家重点中小微企业投保3366件专利,风险保障金额达33亿元。

扎实落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2022年前五个月,北京银行业新增贷款5312亿元,同比多增726亿元,增量创近十年同期新高。5月末,北京小微企业贷款规模1.78万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71%,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规模5971亿元,贷款户数40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连续三年下降,利率水平处于全国较低区间。北京银行业无还本续贷余额981亿元,同比增长36%;小微企业循环贷覆盖13.4万户、余额1900亿元;累计为9.3万余人次提供按揭贷款纾困服务,涉及还款金额超过30亿元。联合多部门建立“融资纾困直通车”机制提升纾困精准度,已向银行推送1800余户亟需纾困的中小微企业名单,银行已向名单中企业发放各类贷款共计24.78亿元。

“北京经验”显著提升首都金融便利度和普惠性

近年来,北京银保监局着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形成了一批突破性、示范性的“北京经验”,显著提升首都金融便利度和普惠性。

深化大数据应用,直接提升金融服务市民企业质效。联合多部门共同建设全国首个省级银政数据共享平台“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已与7个政府部门实现政务数据共享,整合不动产、公积金、民政、社保、医保、工商等信息,接入总分行级银行保险机构40多家,覆盖金融服务网点4189个,率先实现不动产抵押等线上办理。2022年5月末,已累计通过金融综合服务网办理不动产抵押解押业务51.6万次,占全市同类业务的95%;各类信息查询581.1万次,疫情期间减少数百万人次到政务窗口聚集。

创新普惠金融机制,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融资质效。联动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在全国首创“续贷中心”“首贷中心”,整合设立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打造首贷、续贷、确权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四位一体”的小微金融服务新格局。2022年5月末,已累计完成首贷审批4.3万笔,金额1773亿元;完成续贷审批1.5万笔,金额536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0亿元。

深化警保合作联动,推动城市治理优化升级。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国率先推出交通事故“互碰快赔”“远程易处理中心”等多项创新举措,形成“警保合作”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北京模式”,有效发挥车险在辅助城市管理、缓解交通拥堵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已服务车主超过200万人次,减少事故二次占道50%以上,实现平均5分钟挪离车辆、15分钟处理完毕,节约拥堵时间约50%,理赔效率提升一倍。

完善健康养老金融体系,保障重点民生需求。联合市医保局等部门指导机构开发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北京普惠健康保”,整体保障程度全国最优,有效补充完善北京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2年度总承保人数超过300万。2022年5月末,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保障覆盖43.55万人,为3400余名失能老人提供了长期护理服务,支出护理费等近7600万元。2021年,北京地区以养老为目的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积累责任准备金885亿元,老年人专属意外险提供保额196亿元,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养老保险项目累计理赔金额超过1.6亿元,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基本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为老”服务新格局。

明确15项年内落地“硬任务”,为800万首都新市民排忧解难。将外地在京创业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减费范畴,将个人、小微企业贷款限额分别从30万元、200万元大幅提升至50万元、300万元。开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工资保证金账户3700余个,常态化预警、前瞻性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聚焦物流、家政、建筑等新市民聚集行业,创新开发雇主责任险、建工意外险、家政雇佣责任险、出租人责任险等专属保险产品,2021年累计惠及人员超过60万人次,部分特色创新产品客户超八成为新市民。

37项行政许可审批时限平均缩减31天  北京“获得信贷”排名跃居全国第一

“两区”建设是北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重头戏。北京银保监局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期,积极推进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两区”金融监管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金融开放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引导首都金融机构优化布局,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完善监管服务,打造金融开放“北京样本”。“构建金融纠纷‘一站式、一体化、全链条’多元化解机制”和“‘五项结合’为知识产权‘上保险’”入选2021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全国复制推广十大最佳实践案例。北京银保监局成为国家部委在京机构中唯一入选两案例的单位。“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续贷中心’和‘确权融资中心’运行模式”入选24个北京市全市复制推广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推动外资机构在京落户深耕,丰富市场主体。自2020年9月“两区”方案发布以来,北京银保监局已核准新设38家分行(公司)级以上银行保险机构,其中10家位于自贸区内;推动115家支行(公司)级以下银行保险机构在京开业,其中17家位于自贸区内;推动新设外资机构5家,包括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公司、首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银行在京分行——巴基斯坦哈比银行。2022年4月,推动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全面开放后首家外商独资保险经纪公司——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落地开业。支持摩根大通、韩国产业银行等为在京机构增资20亿元。

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上线“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实现许可申报要求一张清单、许可事项一个入口、批复文件一键送达。推动北京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覆盖,37项行政许可审批时限平均缩减31天。自贸区多项审批事项改为报告或备案,新设支行所需审批材料减少三分之二。从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看,北京“获得信贷”排名从2018年的22名升至2019年的第6名,2020年跃居全国第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去年四季度末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9.9%
第一财经 2024-02-22
半两财经|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地区各项贷款五年增长4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半两财经 | 2022年末北京个人房贷余额1.2万亿元 首套房占比86%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7
多家银行出招 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2-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