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姜昆等把脉青年相声:要把穿裤衩运动鞋说相声的拿下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7 18:02

9月26日上午,新时代传统相声艺术的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昆园学堂举行。姜昆、李金斗、赵连甲、李增瑞、李伟建、武宾、李菁、王波、杨佳东等曲艺名家就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北京青年相声节进行经验总结,强调称相声演员要在舞台力度上下功夫,演员要有本我意识。

微信图片_20220927145047.png

本届北京青年相声节比赛收到了北京、天津、河北、重庆、辽宁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送的参赛作品74个。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9个,优秀组织奖11个。 

此前的9月17日下午,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演员李涵、迟永志、张天蕾、李宾、杨佳东、尚星呈、梁洪昊、杨凯,在颁奖暨优秀节目展演活动现场展示了他们的参赛作品。李伟建、武宾作为北京青年相声节的资深演员登台演出,为青年演员们作示范。

微信图片_20220927145027.png

李增瑞:有的演员态度不认真,要对相声艺术有敬畏之心

研讨会上,作为本届青年相声节评委,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增瑞说在初审环节他发现一些青年相声演员报送来的录制好的相声视频作品存在态度不认真的情况。“这些人连录像都不当回事,报送来的视频作品听不清楚;还穿着背心裤衩在那里录制,给人感觉不是参赛的态度,而是玩弄的态度。”

李增瑞表示,他从小学相声,长大说相声,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专业的相声演员,是他毕生的追求。他希望以后的北京青年相声节要求每一个参赛者严格要求自己,对相声有一种敬畏之心。即便娱乐,也要认认真真去做。如果演员对参赛作品都不负责任,又怎么能期望在舞台上对台下观众负责呢!

微信图片_20220927145032.png

赵连甲:当下曲艺最缺乏舞台力度,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功夫

相声表演艺术家赵连甲则指出,当下新的传媒手段对于相声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他看来,相声在塑造人的方式方法上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相声界必须把这个放到一定高度来认定,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狠功夫。

“现在的曲艺艺术,最缺乏的就是舞台艺术力度。即有的相声演员只注重包袱的铺排、能不能把人逗笑,但缺乏对他要表现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赵连甲认为,相声是笑的艺术,但是要笑得深刻,人物形象要鲜活有画面感,还要有典型语言及典型动作。也就是相声演员塑造的人物要有文学性,符合相声本身的艺术特征。

对此,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李伟建表示赞同,“打小就学相声的,为什么要练戏曲动作、为何要练舞蹈,就是为相声演员的舞台表演打基础。站在舞台上,你得美,你的动作一招一式得漂亮。现在一些相声演员,噼里啪啦的就来了,动作机械单调,让人看不到美在哪里?”

微信图片_20220927145035.png

李伟建:谁说相声就是逗乐的?它也有主题性思想性

李伟建还表示,北京曲艺已到了一个爬坡上坎的阶段,面临着承上启下的问题。“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各地的演艺人才都往这里聚集。但是我觉得北京艺韵提得有点少,就是全国各地的相声演员跑北京来发展,但缺少北京的味儿。提京味儿,倒不是我们心胸狭窄,而是相声本身就是从北京发展起来的,其语言艺术自带京味儿。所以这源头的东西要坚持,不管是讲课,还是座谈,抑或是舞台表演,都要提相声里的京味儿。”

李伟建还发现,现在的曲艺演员很少有本我意识。“曲艺演员的‘本我’这两个字,恰恰是与戏剧最大的区别。”李伟建称,现在好多人称相声就是逗乐的,但他认为,相声是有主题思想的,所抛出的笑料包袱也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不是单纯的逗乐。 

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逗乐手段。但李伟建批评,现在一些相声演员一谈到唱,张口就是“太平歌词”,仿佛离开了这个,就没有别的东西可唱了。“唱是学唱,这是相声演员的另一个基本功,视野要开阔,思路要宽广。在这方面,青年相声演员要好好研究老艺术家们的表演艺术和学术素养,用以指导我们实践,让北京相声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927145039.png

李菁: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让传统相声散发新活力

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菁从历届北京青年相声节选手到今年第一次坐到评委席上,经历了由选手到评委的转换。他坦言,现在相声创作需要克服三大难点:演员的艺术自觉、行业艺术风尚和所在相声艺术团的要求。“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传统相声又是创作之源。我们相声有100多段传统节目,但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呈现得不够规范。希望他们在下一步的学习训练当中,把每一句台词弄准了,让传统相声散发新的活力。”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本届青年相声节一等奖获奖代表、天津相声演员杨佳东介绍,参加北京青年相声节让他结交了全国各地不少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彼此相互交流学习,“在北京说相声,把观众逗乐了。到全国各地去巡演,也会把观众逗乐的。这和天津相声更突出本地化哏味有很大区别。”

微信图片_20220927145018.png

姜昆:传统相声要懂得与时俱进,相声演员要学会入乡随俗

研讨会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做了总结发言。他希望北京青年相声艺术节把持住方向,做好顶层设计,把品牌打出来,办出当下观众喜欢的脱口秀大会那样的人气效果。“相声行内的一些规矩要明确坚守的,穿着裤衩、运动鞋上台表演的相声节目要拿下来,不能参与评选。”姜昆还称,创作是立身之本,对于青年相声演员,要多满足他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让他们对生存生活少一份担忧,安心搞创作。

对于离现代社会生活较远的传统相声,姜昆建议把原有的包袱组织话语转移到当下的新节目中,再结合当下社会的一些新现象新热点进行重组。但前提是得把传统相声绝活学好了。“我最近看到一些演员在搞剧本杀创作,这是年轻人最时髦的东西。我接触后觉得这个挺新鲜,新的相声作品里,也可以吸纳这些话题内容。”

姜昆还介绍,前段时间,他去江苏宿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现场观众很热情,让他说一段相声。他就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随机应变,说了一段歌颂宿迁地方风土人情的相声,随即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青年相声演员应该掌握这种创作模式。把握好与时俱进和入乡随俗这两点,相声就能继续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形式。”姜昆说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92岁相声名家陈涌泉去世,曾与李金斗合作《武松打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专家把脉北京青年相声节 为行业痛点开“药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4
全总文工团举行相声研讨会 探讨相声创作内容形式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2
姜昆任内这十年,中国曲协干了这些事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1
作为国家级非遗相声代表性传承人 姜昆综合评估等级拟为优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