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时|从旧宫到团河:大兴古迹探访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1 08:37

提起大兴,你想到的是西瓜的甘甜,还是机场的现代?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比紫禁城更早的燕都密码、隐秘的佛塔地宫和古老的皇家猎场。从旧宫村落的残垣,到团河行宫的残碑,大兴的土地刻着王朝兴衰的印记。

德寿寺遗址(修复后)

旧宫遗址 

大兴人文历史的发祥地

上溯50万年以前,在今天的大兴一带就有古人类活动的足迹,然而直到西周时期召公就封于蓟并建立燕国,大兴才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实施有效管辖,而文明的曙光则起源于旧宫。

旧宫遗址位于大兴旧宫镇旧宫三村。2018年10月至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通过考古勘探,确定此处有西周遗址,后于2019年、2020年两次考古发掘,证实旧宫遗址为一处西周早期至中期之间的小型聚落遗址,已具备农耕文明发祥的基本特征,代表着大兴先民从这里开始,一步步撒下丰厚的人文种子。

要塞融合

大兴境内的佛教中国化遗存

自东汉永平年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特别是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多民族融合后,加之北京逐渐成为幽燕地区必经要塞,佛教也在这片土地逐渐扎根。无论是辽代将北京设置为南京城,还是金代在北京建立中都城,佛教均成为当时的国教,并同本土相结合,实现中国化。至今我们在大兴地区,还可以看到佛教中国化后的古塔遗存。

大兴康庄有大兴塔林遗址。它原有辽金时期砖塔25座,由于时代变迁,截至上世纪90年代,原址只剩下塔基,有关部门通过对地宫进行发掘,出土了铜镀金佛像、经幢和僧尼舍利等珍贵文物,上述文物风格都已融入中式文化传统,目前被考古学界定位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大规模塔林考古发掘。

此外,在大兴榆垡镇履磕村,原有辽金时期古刹灵言寺,但在明朝万历年间荒废,如今仅存一座建于元代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的无碍禅师塔。据考证,无碍禅师为元代灵言寺僧人,作为他的墓塔,这座塔全部以中式砖仿木构建造而成,塔座为须弥束腰,上置莲花瓣,塔身两旁刻有门窗、佛像和塔铭等,尽管曾受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冲击,但依旧屹立不倒。

南囿秋风

大兴境内的第一座皇家园林

当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并令刘秉忠营造大都城后,位于大兴境内的南海子成为元代帝王围猎和阅兵的重要场所,也是首座皇家园林。

南海子旧址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南海子位于“城南二十里”处,占地面积“方一百六十里”。正殿旁则是晾鹰台,“鹰扑遂以汗而劳之”,意为在每年的元帝狩猎活动中,当猎鹰擒获猎物并与之搏斗时,会把羽毛浸湿。晾鹰台即猎鹰休息和晾干羽毛的地方。

到了明代 ,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紫禁城和天寿山陵寝的同时,还在元代南海子基础上兴建皇家苑囿,作为他游猎及练兵的场所。不过从明朝中期开始,南海子逐渐失去了军事价值,就连昔日的晾鹰台也沦为大土台,变成明帝登高观看猎鹰表演和欣赏风景的地方。大学士李东阳曾为此赋诗《南囿秋风》,描述出此时南海子“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的壮美和辽阔,更将其列入《京都十景诗》中,这也令南海子声名大振。

从德寿寺到团河行宫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见证

清朝时期的大兴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团结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德寿寺和团河行宫。其中德寿寺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位于南海子以东清代皇家园林南苑范围内。五世达赖曾进京朝觐顺治皇帝,被赐予金册和金印,象征着中央政府对我国西藏地区行使主权。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为接待六世班禅,乾隆皇帝除下旨在承德避暑山庄修建须弥福寿之庙和在香山静宜园修建宗境大昭之庙外,还将德寿寺粉刷一新,更题写御碑《重修德寿寺碑记》和《古鼎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然而在1900年,德寿寺惨遭八国联军洗劫,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更是将寺庙付之一炬,仅剩下两块乾隆御碑。进入新世纪后,德寿寺遗址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妥善保护,不仅建造了碑亭,还复原了主要建筑。

侵华日军在大兴的飞机窝遗址

至于团河行宫,位于南海子西南方向,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是整个大兴南苑行宫群中修建最晚、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园林价值最高的一座。

团河行宫以团河为中心,自成八景,分别是璇源堂、涵道斋、归云釉、珠源寺、镜虹亭、呷鸥坊、漪鉴轩和清怀堂,为此乾隆皇帝还写下了《团河行宫八景诗》。但是在1900年,团河行宫同样毁于八国联军之手,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启动修复工程,经过十年努力,完成了阶段性修复任务,于2022年以全新面目开放。

风水宝地

葬在大兴的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大兴除了被皇家青睐外,还是一块符合中国古代风水学说的福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位于黄各庄的恭勤夫人谢氏墓,又名奶妈坟,为北京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清宫奶妈墓。

据《大兴地方志》记载,雍正出生时,由于不停哭闹无法吃奶,导致身体羸弱,于是康熙皇帝下旨到民间为其寻访奶妈。有一天,当负责寻访工作的官员路过黄各庄时,看到一个少妇左手托豆腐沿着田埂走来,这在当时寓意手持白玉大印,脚踏青龙,属吉兆,最终这位少妇谢氏被选中入宫,成为幼年雍正的奶妈。说来也巧,谢氏入宫后,雍正很快就停止哭闹安心吃奶,身体也逐渐强壮。雍正即位后,为报答奶妈哺育之恩,追封谢氏为一品恭勤夫人,在其家乡黄各庄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墓园,并亲自题写碑文以示纪念。

在庞各庄镇福上村,则分布着清代名臣钟音家族墓。钟音是满洲镶蓝旗,乾隆元年进士,历任兵部右侍郎、闽浙总督、礼部尚书等要职。在闽浙总督任内,他主持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并妥善处理同藩属琉球国的关系,受到乾隆皇帝嘉奖。乾隆还题御诗《赐闽浙总督钟音之任》,在诗中高度评价钟音:两疆所部连康岁,一路应知是福星。钟音病逝后,乾隆皇帝悲痛万分,除了追赠其本人为太子太保外,还追封了钟音父亲朱满、嫡母吴氏和生母张氏。如今钟音家族墓宝顶已无存,但三块墓碑保存完好,是研究清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文/吴穹

供图/吴穹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假期新玩法 | 大兴团河行宫焕新登场 非遗雅集邂逅古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2
第八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 探讨如何活化利用团河行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8
北京御苑古今纪事
光明日报 2025-05-02
视点|2025年大兴区“悦读书 越兴运”全民阅读品牌正式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9
看北京|北京进入候鸟迁徙季 首批观鸟基地迎接市民游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大兴展区精彩亮相2023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
大兴区文旅局 2023-10-21
团河行宫今日开园迎客!内设燕京八绝、御膳文化等五大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24
2023服贸会:追溯南囿文脉 邂逅“兴”文化 观众沉浸式穿行南中轴延长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