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所高校专家齐聚北二外 共话AI技术驱动下的外语教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8 19:25

11月7日至8日,“AI时代的外语教育:困境、挑战与出路”学术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18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共同探讨AI技术驱动下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北二外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在致辞中表示,面对生成式AI浪潮,北二外推动“多语复语、专业复合、AI赋能、实习赋新”的人才培养路径,成立人工智能与语言科学学院,与北京天坛医院开展跨学科合作,提升外语教育质量。他感谢北大的支持,希望论坛凝聚智慧,推动AI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北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回顾两校学科共建的成果,承诺北大将继续支持双方学科共建,助力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大外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主持第一场报告。北大陈明教授提出构建“中国语藏辞书智能体”,推动辞书研究数字化;上外胡开宝教授强调在人机协同框架下重构翻译教学体系;国防科技大学钟智翔教授指出非通用语专业应主动对接AI技术,搭建综合育人平台。

第二场报告由北二外教务处处长张喜华教授主持。北大吴杰伟教授梳理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人机协同共进”的创新模式;王丹教授以朝鲜语专业为例,探讨学科交叉与技术赋能的发展方向。北外何伟教授通过大语言模型分析汉英动词复杂性,验证语言功能本质;王文斌教授呼吁构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服务国家战略。

第三、四场报告聚焦AI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探讨人机协同提升外语写作质量;北外杨鲁新教授以英语叙事文为例分析AI优化写作教学;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强调外语教育应注重“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价值塑造综合素养”的整体培养。北大马乃强教授探讨AI驱动的大学英语智慧课程建设;北二外周长银教授介绍其团队的“AI赋能的自调节英语演讲学习模型”,为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第五、六场报告聚焦AI与翻译、学科发展及科研创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探讨AI翻译的局限与人译的独特价值;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指出AI为法律翻译与国际传播带来风险与机遇;上外王雪梅教授基于调研数据提出外语学科发展对策;北二外曲鑫教授强调构建人机优势互补的外语教育体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蔡金亭教授呼吁外语教师善用大语言模型开展人机协同科研;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以行动者视角探讨AI时代的翻译批评实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超燃!方庄教育集群科技节点燃青年创新梦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9
团结传承启新程 第三届燕园杯高尔夫邀请赛圆满落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3
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 共筑产业“新”机|金融街论坛聚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0
小鹏科技日定档11月5日 量产Robotaxi最新进展将公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0
半两财经|新能源车购置税新规落地,车型技术门槛提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核心内容免费开放!北京丽都国际影视文化周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6
汇聚诸多AI及潮玩产品 服贸会朝阳展区展现“潮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8
水滴公司发布2025年Q2财报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