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学校收2700元教辅费,怎能责成校方自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6 17:29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平县一高中收2700元教辅费被质疑收费高”,引发舆论关注。广平县教育体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实,广平县第一中学教材和教辅资料征订费用,除教材外,所有教辅资料订购均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已责成广平县第一中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除教材费外,其他教辅费用均不统一收取;个别教师在安排布置此项工作时,与家长沟通用词不当,引起部分家长不满,已责成该校深入调查,核清事实后将严肃处理。

2700元教辅费,不只是收费高,还可能涉及要求订购的教辅资料多。有家长质疑:2700元要买多少本教辅?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发布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教辅,应“一科一辅”。因此,即便学校按“自愿原则”由学生订购教辅资料,该校给学生推荐的教辅资料也可能是“一科N辅”,而且还可能存在利用教辅代购牟利的问题,这也是违反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

显然,不能仅由学校进行自查,而应由上级教育督导部门介入,调查学校是否存在违反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问题。究其根本,避免教辅材料过多过滥,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需要严格落实教辅材料《管理办法》。

最近,多地教育部门规范教辅进校园,被解读为“封杀教辅”。其实,规范教辅进校园,只是执行早就发布的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基本原则就是“一科一辅”。而这被解读为“封杀教辅”,是某些自媒体随意炒作,意图搅浑水。

从现实看,学生(与家长)对教辅是有现实需求的,因此不可能“封杀”教辅,也“封杀”不了。规范教辅管理,主要针对由学校推荐给学生的教辅资料。根据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主要有三个原则:一是“自愿原则”,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中小学校或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二是“一科一辅”原则,一个学科每个版本直接为各县(区)或学校推荐1套教辅材料供学生选用;三是“不得牟利”原则,学生自愿购买学校推荐教辅,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但不得从中牟利。其他教辅材料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在市场购买,学校不得统一征订或提供代购服务。

也许有人说,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高中为非义务教育,因此不适用。对此,教育部曾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辅材料,是指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学生使用的教辅材料。

就此看,高中学校收2700元教辅费,涉嫌三方面问题。其一,是“真愿”还是“被自愿”?有的学校在给学生推荐教辅材料时,说是自愿订购,但却强调教师要用教辅材料布置作业,这就把“自愿”变为“被自愿”。

其二,是“一科一辅”还是“一科N辅”?学校究竟给学生推荐了多少本教辅材料?严格落实“一科一辅”,是最近各地规范教辅进校园的重点,该校涉嫌“顶风作案”。

其三,这背后有无学校与教材出版机构间的利益输送?学校是否从中牟利?按规定,学校最多能代购每科一本教辅,而且代购不能牟利,怎么能代购2700元教辅?哪怕这2700元中还包括教材费,一学期教材费也不过两三百元,教辅材料怎么会有2000多元,且都由学校代购?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严肃查清的。而查清这些问题,不应由直接的利益相关方“自查”。当前,我国正在规范中小学教辅管理,这是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向学生推荐教辅,并代购教辅资料,但不能过多过滥,不能从代购教辅中牟利。要通过规范教辅管理,解决教辅过多过滥的问题,并切断学校与教辅出版机构的利益链。

文/熊丙奇

编辑/胡克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