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观察经济的月度数据、季度数据,乃至“半年报”“年盘点”的时候,既不能被短期的亮眼数字冲昏头脑,也不可被暂时的数据波动吓破了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入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等方面变革,我们必须对其中更加艰巨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保持住经济稳中有进的耐心。
国家统计局9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供强需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因此,只有保持住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耐心,才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2019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直逆风前行,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增速领先,是世界经济的稳定锚。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3%,包括野村控股和高盛集团在内的多家银行机构已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从今年8月份的数据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旅游休闲、演出赛事、信息通讯等服务消费较为活跃,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韧性持续彰显。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价格“稳”也没有改变。而随着人工智能蓬勃兴起,数字化赋能加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同时也要看到,无论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落实落细各项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都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量积累到一定阶段,才会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观察经济的月度数据、季度数据,乃至“半年报”“年盘点”的时候,既不能被短期的亮眼数字冲昏头脑,也不可被暂时的数据波动吓破了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入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等方面变革,我们必须对其中更加艰巨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保持住经济稳中有进的耐心。
举例来说,消费变化是公众很关心的领域。1-8月份,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8月份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更是分别增长48.6%和66.9%。但我们也注意到,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仍有待提升,消费内生动能仍需增强。进一步实施好消费提升专项行动,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完善消费环境,增加优质供给,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仅就服务消费而言,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也还需政策与市场更加有效互动。给这种互动一些耐心不是坏事。
比如,8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如果有人以为这意味着价格的转折点,就难免过于轻率了。一般来说,判断经济指标的转折点是不太容易的,往往我们看到经济指标的转折点是在实际转折点出现以后较长时期才能确认,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指标变动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些短期波动会掩盖实际变化的趋势。因此,对于CPI走势判断还需认真分析。国内市场供给总体充裕,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变化也可能发生波动,对国内价格输入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影响价格变化。但是,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一些空间,给规范市场秩序,改革市场价格运行机制,防止过度“内卷”,推动供需关系更加均衡一些时间,保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才会有更大的操作余地。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数据,我们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而无论是信心还是耐心都源自于一个判断: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各种困难挑战。
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