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死亡的,其继承人可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经营者或者注销该个体工商户。这一规定为个体工商户的传承提供了制度支撑。近日,北京西城法院与西城人民调解委员会、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桥街道所三方联动,推动解决了首例在新规施行后因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继承引发的纠纷案例。
刘先生父亲生前经营一家家常菜馆,刘先生父亲去世后,因没有遗嘱,兄弟姐妹五人就继承父亲名下的个体工商户北京某菜馆产生纠纷,于是来到北京西城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员在处理过程中,依据新规明确了继承人的权利。同时新规规定,经营者有多个继承人的,应当就继任经营或者注销登记申请人达成一致意见,并凭相关材料申请办理相关登记,如经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书等。刘先生兄弟姐妹五人经协商后,同意由刘先生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经营者,其本人为继任经营者。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案件,刘先生在后续办理手续上犯了难。新规实施后,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桥街道所首次受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有多个继承人的申请,需要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而西城法院也是首次接触该类调解事项的司法确认申请。如何达成既符合三方规定的协议,又能切实解决当事人问题?
西城法院巡回法官赵海迅速响应,与调解员一同联系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桥街道所,三方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各部门充分沟通,明确各自分工职责:法院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对该类案件司法确认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市场监督管理所依据登记管理规定,介绍变更经营者的具体流程和标准;调解委员会则从纠纷化解角度,提供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调解意向。
为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各部门还结合自身职能优化办事流程。市场监督管理所审核材料,一次性告知当事人所需补充内容;调解委员会持续跟进当事人沟通,确保各方对调解协议无异议;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司法确认的办理速度。经过紧密协作,最终高效解决了刘先生一家的急难愁盼问题,顺利办理了相关变更登记事宜。该案例也成为《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后西城区首例多部门协同为民服务的典型案例。
为方便个体工商户持续经营,保障老品牌、老字号传承继续,新颁布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允许继承人通过办理变更实现继续经营,避免了先注销再重新登记的烦琐步骤。该起案例作为新规实施后西城区首例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解决个体工商户因继承变更经营者的实践案例,司法、行政与调解组织高效联动,协同解决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继承纠纷,有效降低了群众办事的制度性成本,使得“子承父业、牌子不换、生意不断”成为可能,更让老手艺、老味道得以在家族中传承。
通讯员 王苏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李涛
校对/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