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8日,国家大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唱响广东高校。此次活动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主办,国家大剧院承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之际,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先后走进南方科技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为师生呈现了两场高水平音乐会和一场深度艺术教育活动,在旋律中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与深情,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中,开启追求卓越、奋发向上的新征程。
经典潮音,和合之声唱响湾区乐未央
本次音乐会以“荣光与梦想”为主题,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精心编排。曲目兼具艺术高度、地域特色与时代温度,以宏阔的合唱艺术凝聚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9月6日当晚,演出在《忧愁河上的金桥》《你鼓舞了我》《月亮圆圈舞》三首混声合唱作品中拉开帷幕,展现国家级院团的精湛水准。随后,艺术家演绎了主旋律佳作、世界名歌与流行作品。《海阔天空》《红日》等粤语金曲的响起,致敬岭南文化,唤起广深观众的青春记忆和情感共鸣,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击掌应和。当《歌唱祖国》旋律响起,现场五百余名学生、教师,和数位两院院士与舞台上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南方科技大学合唱团齐声高歌,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南方科技大学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我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这次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来到校园和师生们进行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对学生陶冶情操有着重要作用。我想这也是一堂非常重要的思政课,这次的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表示,“此次精心策划这场融合经典与时代、民族与国际的演出,期待激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树立高远理想。恰逢九三阅兵令全民族振奋自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发展与科学家的奉献。本次活动是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互动,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普及教育平台,致力于打造校园美育浸润'第二课堂',助力青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与世界优秀艺术。正如我们王宁院长所说,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是我们国家大剧院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美育浸润,艺术种子播撒在创新土壤
当天下午,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已提前走进校园,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艺术公开课,将美育实践前置,实现从“舞台观赏”到“深度参与”的跨越。公开课上,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指挥焦淼带着各声部长,围绕声乐基础、多声部合唱平衡技巧、歌唱与表演的融合、作品情感表达等核心议题展开系统指导,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专业合唱艺术的精髓。并且,艺术家们与学生热烈互动,解答艺术鉴赏与素养提升的相关问题。本次公开课还特别邀请了南科大教育集团成员校、深圳高级中学等中小学的师生、家长参与其中,进一步拓展了美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9月8日,巡演转场华南艺术教育高地——星海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在专业音乐厅内为千余名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演出,不仅面向学院师生,也向社会公众开放部分坐席,切实推动优质艺术资源惠民共享。
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学生姚海文表示,“今天的演出极具专业水准和艺术感染力,是一场非常有深度、层次很丰富的音乐会。合唱在我们专业中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我们学习表演、协作、和声都有重要意义。今天的演出既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追求艺术的理想。”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表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多年来坚持走进校园、社区、医院、街道等地。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更是育人之道。这个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政策要求,为艺术机构、文艺院团与高校之间构建了坚实的协作平台,为美育工作注入持续动力、开辟了新路径。它不仅有效拓展了优质文化资源的覆盖范围,更从体系上推动了艺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助力构建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校美育体系。”
深耕美育,将优质艺术资源直达高校
自2012年承办“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至今,国家大剧院累计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普及活动1700余场,覆盖超过42万人次高校学子,涵盖艺术观摩、艺术讲堂、大师课、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高校美育体系。
本次广东巡演创新实践“公益+商业+基金会”三方协同模式:依托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商业巡演的基础,融入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专项资助,扩展举办公益场次,并获得国家大剧院艺术基金会的赞助支持。这一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共享巡演综合成本,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推动国家级优质艺术资源精准直达基层、惠及广大师生。
未来,国家大剧院将继续深化“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内涵,拓展剧院公益覆盖面与影响力,为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贡献力量。
供图/国家大剧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