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护航 北京昌平区首次发布知识产权白皮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0 16:28

WechatIMG9371.jpg

9月10日,2025年服贸会开幕,在昌平“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2021—2025年昌平区知识产权白皮书》正式发布。全面呈现五年来昌平区在知识产权培育、运营、国际化和赋能重点产业领域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区知识产权局局长李俊杰介绍,五年来,昌平区注册商标总量突破15.09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万件,较五年前均实现翻倍增长。辖区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市平原新城首位,其中,驻昌高校以5168件专利授权量稳居北京市高校前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汽福田、中国华能清能院4家单位有效发明专利均破千件、总计超8000件,实现了规模扩容和质效的双提升。

五年来,昌平区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21.56亿元,帮助144家企业摆脱资金困境,其中,2021—2023年年均融资3.33亿元,2024年更是飙升至7.75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累计完成专利转让6447件、专利许可266件,两项指标分别位列平原新城第一第二,企业将“无形知识产权”转化为“有形发展效益”成效愈发凸显。

五年来,昌平区知识产权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昌平区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达165件,PCT专利申请量达2283件,两项数据较上一个五年均实现两倍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增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9件,居全市第二平原新城第一;PCT专利申请逆势突破,申请总量达297件、同比增长22.7%,首次跃居全市第三位、平原新城首位,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佳成绩,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大幅提升。

另外,五年来,昌平区聚焦医药健康、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狠抓知识产权布局,助推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取得新突破,其中,电子数据处理、测量测试、电通信技术、医疗、电力、生物医药6大领域表现突出,相关专利占全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超50%,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度契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展现协同效应。

《白皮书》的发布,全方位展现了“两区”建设以来,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成果与核心优势,为新一轮“两区”建设制度创新、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吸引更多创新资源集聚昌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周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