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有这样一个被诸多中小企业耳熟能详的企业培育、扶持计划:它为高成长性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管家、量身定制“成长包”、解决经营发展中的困扰与难题;它为成熟型企业链接区域资源,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它就是“凤鸣计划”。9月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了解到,推出5年来,该计划已培育出22家上市企业、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企业荣登2024年度长城战略中国独角兽榜单。
落地朝阳后开启高速增长态势
天创信用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风控与大数据征信服务商。在2020年迁入朝阳区之前,公司一直在寻找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朝阳是我们的福地,自从搬到朝阳区后,我们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业绩几乎每年都会翻倍。”天创信用CEO李文贤介绍,刚搬到朝阳区时,企业正处于资金缺乏的生死关头,“政府帮我们推荐了很多银行,靠着第一笔贷款,我们渡过了生死关。”之后,企业仿佛“一路开挂”,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并于2023年入选“凤鸣计划”。当年,天创信用还依托朝阳区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获批1000万元授信额度,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这是朝阳区首笔数据资产增信业务,也为朝阳区优质中小企业实现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探索了可行路径。
入选“凤鸣计划”后,天创信用不仅有了专属管家,还有了更多链接潜在客户的机会。“区里主动替我们与产业伙伴牵线,帮我们把风控技术落地到更多本地场景中。”李文贤介绍,不仅如此,每次有新的惠企政策出台,管家都会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并配上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就像是给我们开了专门的绿色通道一样,不是‘企业找政策’,而是‘政策找企业’,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八类服务助力凤鸣企业发展提速
对凤鸣企业的培育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服务模式开展的。朝阳区发改委副主任李浛介绍,“我们为企业配备了专业化、‘一对一’的管家,重点从融资服务、应用场景、人才服务、政策相关资源、产业空间、培训问诊、技术赋能、宣传推广等八个方面提供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
同样因“凤鸣计划”受益匪浅的还有镁佳科技,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汽车科技企业,主要为主机厂提供“智能座舱+X”集成化解决方案,将智能座舱、ADAS泊车、ADAS驾驶、车联网、OTA升级等多项功能整合至单一域控制器,提升系统效率并降低成本。2023年入选凤鸣企业后,镁佳科技持续获得“凤鸣计划”在产业政策指导、专项资金申报、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加速成长,“主管的朝阳区领导牵头,协助我们对接北汽、北京奔驰等多家汽车厂商等产业资源。”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庄莉介绍,政府的背书让企业得以快速与大型车企建立联系,获得迅速成长,2024年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并相继获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与“北京市独角兽企业”。
企业反哺区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发展壮大后的企业又在反哺区域经济发展。以天创信用为例,利用自身大数据征信和智能风控技术,不仅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风险,有助于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还能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汇聚朝阳,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目前,公司研发产品逾千项,数据覆盖6亿人,累计服务客户超2000家,API日调用量突破1800万次。
2020年9月“凤鸣计划”出台以来,类似的双向奔赴每天都在不断上演。五年来,“凤鸣计划”已开展三届,最新一届入库企业共266家,其中近九成是民营企业。所有凤鸣企业均配备专职管家,每年至少两次主动上门问需,与企业保持密切线上沟通。据悉,“凤鸣计划”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诉求1750余项,培育出22家上市企业、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企业荣登2024年度长城战略中国独角兽榜单;本届凤鸣企业中,已有50余家计划在朝阳区扩大经营规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