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一家名叫“几米稚家”的托育中心静静坐落于西山艺境小区内。这里面积不是很大,却承载着六名两岁幼儿最初的成长时光。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家小小的托育机构却因为消防安全出口设置问题陷入困境——直至门头沟区消防救援局主动伸出援手。
事情要从8月的一次联合检查说起。8月1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消防救援局像往常一样参与全区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走访至几米稚家托育中心时发现,该场所仅在一层设置了一个安全出口,不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规定。
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没有简单地下达整改通知,而是与企业负责人苟女士进行了深入沟通。
原来,该机构使用的是小区底商的一、二层,总面积110平方米,两层均设有幼儿活动区。若要依法增设安全出口,不仅工程量大、成本高,还需与房东、物业等多方协调——这对一个刚起步的小微托育机构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独自解决的难题。
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境后,门头沟区消防救援局没有选择“一改了之”,而是迅速启动“未诉先办”服务机制。经过组织内部研讨,咨询防火设计专家,从安全与可行两个维度出发,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两套整改方案:一是在二层增建外挂安全梯;二是将二层幼儿活动区全部移至一层。
“真的没想到,消防会这么贴心!”方案摆在面前时,负责人苟女士既惊喜又感动。她最终选择了将幼儿活动区域集中至一层的改造方案,既符合规范,又最大限度控制了成本,保障了托育中心的正常运转。
更让苟女士感到温暖的是,整个过程中,消防监督员始终站在企业的角度帮助分析利弊、协调资源,甚至关心到幼儿安置的细节。“他们不只是监督者,更是陪伴我们解决问题的伙伴。”苟女士说。
9月5日,苟女士带着一面锦旗,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消防救援局。
“企业送来锦旗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但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孩子和老师能在更安全的环境里生活学习。”督导员李健这样说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周超
校对/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