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大兴区榆垡镇2025年度教育工作大会暨教师节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召开。活动现场,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大兴分校、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学子用形式多样的表演,将榆垡教育的资源升级、质量提升等变化娓娓道来,让教育成果可感可知。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过去一年榆垡镇锚定把教育发展作为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榆垡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窗口”目标,全力优化区域与学校关系,政府真投入、学校真改革、教师真成长、学生真受益。榆垡镇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未来榆垡镇将结合临空经济区人口增长,动态监测学龄人口,提前储备学位;加快推进海淀六一幼儿园合作落地、北京第四实验学校配套完善,确保资源供给跟上区域发展;在赋能农村教育方面,加大农村完小、分园支持力度,深化“优质校+农村校”教研联动,支持留士庄民族小学做优“红石榴”特色课程;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鼓励各校结合临空经济、地域特色探索发展路径,支持中小学深化科技、艺术等特色建设,形成“一校一品”格局。
分享在榆垡办校的工作时,北京市一零一中大兴分校执行校长陈伟东动情地说,“孩子们的变化很珍贵,当DI社团拿全国一等奖时,他们在操场喊‘我们是从榆垡出来的’。垒球队员把市亚军奖牌挂在教练脖子上,他们学会了感恩,得到了成长。”陈伟东校长表示,这些孩子眼里的光,比分数更重要。
今年9月,位于大兴榆垡镇的北京第四实验学校迎来了首届开学典礼,该校是北师大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唯一的十二年建制成员校。据悉,首届4个小学班、4个初中班共270余名学子入校。未来,该校将依托大兴机场与临空区产业资源,开发航空科普、智能智造等特色课程,同步推进以真实问题为驱动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整合学科知识、提升协作探索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