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获悉,随着2025年秋季开学拉开帷幕,由北京团市委指导,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校外教育公益活动——“爱心伴成长”流动公益课堂已全面启动。公益课堂将开设“童心放歌献给党”“以美育人赞家乡”“科技创新强国梦”“榜样引航聚荣光”“光影叙事助成长”五大类主题课程,通过多样化课程设计,打造“能懂、有爱、可感、有趣”系列品牌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与实践平台。
近日,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爱心伴成长”流动公益课堂分别走进北京市延庆区四海中心小学、大庄科中心小学,怀柔区汤河口镇中心小学、宝山镇中心小学及平谷区金海湖学校。
活动围绕“开学第一课”,通过榜样人物现场宣讲、互动交流等形式,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堂生动且深刻的仪式教育课。在延庆区大庄科中心小学还开展了美育实践课程、科普教育体验活动、心理成长引导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化活动项目,让学生们尽情领略科技文化、美育实践、心理辅导的魅力。
在开学典礼上,孩子们聆听着榜样人物讲述伟大抗战精神,面对面的交流激发了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的强烈情感共鸣;科技体验活动则以经典物理现象为切入点,学生们在“观察—假设—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重心与平衡的核心原理;创意美术课上,老师的指导如同神奇的画笔,引领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在数米长的空白长卷上集体创作心中的家乡画卷;在心理成长引导环节,专业心理教师带领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情景互动和分享表达等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倾听与共情,帮助其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据了解,“爱心伴成长”流动公益课堂项目联合首都师范大学、援建指挥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对京郊寄宿制学生、城乡困境儿童及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对口支援地区和东西部协作地区学生群体进行重点服务,并赋能基层课后托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寒暑期特色营团活动。
项目为学校量身定制专属课程包,确保教育的精准有效性。引入首都师范大学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知识传输者”与“成长陪伴者”,利用朋辈辅导的优势,以同龄人的视角和语言与中小学生建立深厚情感联结,增强教育引导的亲和力和共鸣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