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石榴花开京华行”——2025年各族青少年“同心筑梦 共话中华”主题交流活动开营仪式在民族文化宫举行。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吉林、北京六地的120余名青少年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将一起通过博物馆讲解、文化展览参观、互动学习等形式,开启为期6天的主题研学,体悟首都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在燕山脚下,我抚摸过长城砖石上祖先的指纹”“在天山牧场,我数过坎儿井流淌的星辰”“三江源的浪花,把五十六个民族的祝福汇成海洋”……六地营员代表以铿锵有力的集体诗朗诵《石榴花开向未来》拉开活动序幕。现场还举行授旗仪式和启动仪式,标志着为期6天的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开营仪式后,营员们参观了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珍贵的历史文物与文献前,小讲解员们以生动语言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在库尔班大叔与毛泽东主席合影的黑白照片前,来自和田的营员娜菲萨·喀米力江驻足讲解:“爷爷常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走了几十天,就想亲口告诉毛主席‘新疆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今天我们坐着飞机来北京,要像他一样,把家乡的新变化、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讲给更多人听。”
娜菲萨·喀米力江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为营员们讲解库尔班大叔的故事,她还会给大家讲讲新疆的传奇故事、特色美食以及民间艺术,“我还给小伙伴们带了新疆葡萄干、红枣等特产,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来我们新疆游玩。”
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副处长杨敏介绍,为了让营员们将知识学习内化为心理认知,今年特别设置了“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讲解将参观知识牢记于心,回到家乡后也能传达给更多的孩子。杨敏表示,为了让这次交流研学的成果真正融入到青少年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本次研学中每天都安排了班会和日记记录,同时结营时还会让大家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未来考虑通过“见字如面”的形式,让孩子们通过书信长期保持联系,让这次交流伴随他们的成长。
本次活动将持续6天,活动以“石榴花开京华行”——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交流)活动为主体内容,组织各族青少年奔赴钟鼓楼、北京科学中心、故宫、中国电影博物馆、居庸关长城、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古都文化、创新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四大主题研学,并推出“石榴青语”青少年宣讲品牌短视频,让“同心筑梦 共话中华”的青春之声传得更远、更响亮,为各族青少年搭建交往交流、共融共进的平台,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