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男孩Basi的中国求医记——一场跨越六千公里的“心”生接力
我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 2025-08-07 14:00

今年夏天,所罗门群岛——中国,一场横跨太平洋的生命救援,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落下温暖帷幕。

来自所罗门群岛的15岁男孩Basi Sammuel(以下简称Basi),在这里成功接受了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肺动脉瓣成形术及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重获“心”生。这段跨越6000公里的“修心”之旅,不仅彰显了中国医疗技术的硬核实力,更成为中所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注脚。

五个月前,胸闷、气促的症状开始缠上Basi。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却因医疗条件有限,无法精准排查心脏病变全貌。幸运的是,家人得知所罗门群岛转诊医院有中国(贵州)援所医疗队驻守,便带着Basi辗转求医。经过援所医疗队员的细致检查,Basi被确诊为房间隔缺损,急需手术治疗——但这样的高难度心脏手术,当地医疗机构难以开展。

“孩子一动就喘,连走路都费劲。”Basi的父亲回忆起当时的焦灼,仍难掩心疼。为了给孩子争取生机,在中所两国多方协调下,Basi和家人踏上了飞往中国的求医路。语言不通、环境陌生,一路上,爱心人士的接力帮助让他们倍感温暖。

抵达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医生团队通过详细问诊、全面查体及精准影像检查,最终明确了更复杂的病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比最初诊断更为棘手。

病情就是命令。在该院领导的统筹协调下,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中心、影像科等多科室组建 MDT 团队,反复推演病情、打磨方案,最终敲定: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实施心脏直视手术,这意味着要在心脏停搏状态下完成精细的血管重建、瓣膜修复与缺损缝合,对技术精度要求极高。

6月的手术室里,这场跨国“修心”战正式打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携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凭借丰富的先心病矫治经验默契配合。三个小时里,他们在体外循环支持下精准操作,一步步完成血管塑形、瓣膜修复与缺损闭合,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生命续航。

“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性在于‘变数多’,Basi 的血管走形、瓣膜功能都比常规病例更特殊,手术容错率极低。”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为确保精准安全,团队全程采用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反复确认手术区域细节,“就像在心脏上‘绣花’,必须毫厘不差。”

术后的恢复同样是一场硬仗。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与综合ICU团队的精细化照护下,Basi恢复远超预期: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活动,复查显示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已完全矫正。

如今的他,胸闷气促的症状彻底消失,脸上重新有了少年人的鲜活笑容。

出院那天,Basi的父亲紧紧握着医生的手,眼眶泛红:“是中国政府、援所医疗队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们永远记在心里!”他郑重送上一面锦旗——“大爱无疆、医术精湛”八个字,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真挚谢意,更映照着中国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跨越山海的医疗接力,让生命之花在友谊的土壤上绚烂绽放。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视窗|“同心·共铸中国心”:首都医疗专家在马尔康市民族团结广场开展大型义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18
北京宣武医院脑心病学中心正式成立 将深化脑心共患病诊疗与研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15
一院联三地 健康同心圆
北京日报 2025-03-01
首届“全国医务名匠”名单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9
端午节假期,北京市20家医院门诊安排公布
北京12320 2024-06-05
北京地坛医院心脑同治联合门诊3月7日开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第6批援巴巴多斯中国医疗队今日启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08
全国首例 成功植入“火箭心” 罕见先心病患者获新生
扬子晚报 2023-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