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冯家峪镇辖区的多个村庄,因出村道路被之前的一场降雨冲毁,导致与外界“失联”。7月30日,密云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中心工作人员徒步进山运送生活物资,北京青年报记者全程跟随。
“出现暴雨之后,进出村子的部分道路被冲毁,村民无法正常外出,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所以必须为他们紧急运送生活物资。”7月30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密云区冯家峪镇西庄子村的物资集合点,北京青年报记者遇到了正准备进山运送物资的密云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中心主任郭海军,他带领白石岭中队的13名队员执行这趟任务。
队员杨利杰说,这已经是第三次增援冯家峪了。7月28日,雨水将道路冲断后,他和同事抬着几台发电机进山,跋山涉水,一个来回用了十多个小时,将发电机送到了指定地点。
北青报记者跟随郭海军等人一起向山里进发,一路上能看到消防员、民兵等增援队伍,每人怀里或者背上都有应急食品、饮用水等,他们也在为村民运送物资。
行进途中,空中不时能看到直升机飞过。上午12时许,在三岔口村,北青报记者看到一架写有“公安”字样的警用直升机,悬停在河道上方,打开机舱门之后,快速向当地村民投送矿泉水、方便面等物品。
道路时断时续,很多地方只能小心翼翼从乱石堆上紧贴河道踩着泥沙通过。不过,沿途有不少挖掘机和铲车正在紧急维修,抢通道路只是时间问题。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密云区应急管理局派出的这支队伍,每人背着大背包,包里面甚至能够盛装成件的矿泉水。在队伍临时休息期间,记者尝试着背起其中一名队员的背包,感觉到了沉甸甸的重量。白石岭中队副中队长王芳旭介绍,队员背包内都装有约30公斤的物资,得益于之前经常进行相关训练,所以每个人都有负重进山的能力。
“你们辛苦了,加油!”在西白莲峪村附近,一名六七十岁的女性村民看到行进途中的队伍,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在三岔口附近,路边的一位老人招手表示感谢。
下午2时许,队员们背负着应急物资终于抵达朱家峪村,村支部书记王先生正站在村委会门前迎接。
王先生介绍,村里目前常住人口110人。大雨之后井水浑浊,所以村里需要干净的饮用水。“应急和消防部门人力背负运送以及警用直升机的空投,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王先生说。
将背包内的物品卸下,摆放在朱家峪村委会一个房间内后,不少队员坐在路边休息时,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每个人的后背早已经被汗水浸透。
“我们的背包内,装着面包、榨菜、火腿肠等各种应急食品,希望能够帮助村里的村民不用为吃饭问题犯难。”密云区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中心主任郭海军说,能为村民做一点事情,付出一些辛苦也是值得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张丽
校对/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