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会友”是中国传统文人雅集的重要形式,在当代仍被广泛实践,成为艺术家之间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尹晶华与孟令泉这两位画家,一位擅画人物,长年工作于鹏城深圳;一位醉心绘竹,半生居住于鸢都潍坊。自2005年因画结缘研读于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高研班,他们切磋画艺二十载,结下深厚的友谊,志同道合,遂成知己。
近日,“翰墨时音·尹晶华、孟令泉中国画作品展”在桂林画院美术馆举办,他们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的首次联袂展出,更为两人“以画会友”增添“高山流水”的风雅意趣。
尹晶华的水墨人物与孟令泉的写意竹石,虽题材不同,却共同诠释了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命力与创新性。“‘翰墨时音’恰如其分——尹晶华的人物画反映时代风采,孟令泉的竹石则是文人精神的当代诠释。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敬畏传统而不囿于古法,并均以个性化语言突破程式。”桂林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桂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立红说。
尹晶华的人物画带有创作主体强烈的个人标识,他坚持创作理念的多元化,在写实与写意的融合中力求“千相万殊”的尝试与探索。
孟令泉以其在山水画与竹画领域的精湛造诣引起美术界的关注。他的美术创作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传统功底,更融入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他既虔诚地继承了文人画传统,又通过现代性的视觉重构使“竹”这一古老的绘画题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他看来,传统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流动的智慧。在作品《晒秋》《寒林》中,他大胆地将民间美术的构图元素与现代构成的视觉张力融入传统山水框架。
本次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齐鲁文化、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的学术交流的展览,更是主办方推出“翰墨时音”展览系列品牌的初衷——让全国的优秀艺术家进行互动与交流,更期待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在桂林市文联主席何绍连看来,此次“翰墨时音”展览以“南北对话”为脉络,汇聚了两位画家的精品力作,既是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的交响,也是岭南文脉与齐鲁风骨的交融,为桂林文艺界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据悉,该展由中国艺术报社、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桂学研究会、桂林画院、柳州画院主办,于7月27日至8月3日在桂林画院美术馆展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