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文旅|户外潮流社交场带动区域消费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9 07:41

这个夏天,北京亮马河上演了一场关于“松弛”的狂欢派对。这条穿越北京朝阳区的城市河道彻底“火”了,不仅成为北京居民和中外游客的热门休闲地,更因其独特的户外潮流社交属性,带动了周边热门消费场所和商业设施整体升级。

市民在亮马河畔休息

亲水运动吸引人 体验者占客流90%

盛夏的京城傍晚6点多,夕阳西下,正是亮马河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此时的河面热闹非凡,刚从附近写字楼下班的李芸和同事结伴来到亮马河,体验皮划艇项目。没有任何皮划艇经验的李芸,在附近的俱乐部找了教练。李芸的教练表示,“像她们这样的体验者占客流90%,到了周末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

类似李芸这样的都市白领,正成为亮马河水上运动的主力消费群体。在国贸,付林背着他的折叠背包船走出写字楼。20分钟后,他已在亮马河边熟练地为船只充气。对于这位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每周两到三次在亮马河划船,可以让自己短暂地忘记工作的烦恼,难得放松一下身心。

与大多数河岸两畔不同,亮马河没有过于密实的栏杆,几乎是有岸就能上下,这种开放性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便利。随着暑期来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这种亲水运动。每逢天气好的周末,立在河岸边的桨板、充气船,以及泊在岸边的皮划艇大多一过中午就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河道内似乎要堵船的游玩人群。

改造多年后,2022年亮马河在社交媒体上逐渐火爆。这条笔直的河道成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的窗口,“松弛感”成了大家对亮马河评价的“高频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附近工作和居住的人们最爱的休闲地。

游客在亮马河河道体验皮划艇项目

商业生态升级 逐渐形成运动休闲消费闭环

水上运动带来的客流,正在亮马河沿岸引发一场商业生态的连锁升级。

首当其冲的就是水上运动设备的租赁业务。周末的租赁生意异常火爆,皮划艇的价格在150至200元/小时。花费700元左右,就能跟专业教练学习桨板、皮划艇,且承诺一天内可以掌握基础技能。即使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项运动,300元也能体验一节桨板课程,还附赠全程拍照。

“临近傍晚客流最集中,大概能有白天的一倍左右。当然,周末人是最多的,不论白天晚上。”岸边某租赁设备店铺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客流是爆发式增长,去年夏天日均能接待几十人次到百人次左右,这个暑假,只要不下雨,日均接待200人次不成问题。

亮马河上火爆的客流,也让水上项目相关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社交平台上,桨板相关内容浏览量超2.7亿,讨论量超177万;短视频平台上,桨板话题播放量已突破17亿次。2025年7月上旬,某电商平台“桨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200%,搜索量更是增长了320%。电商平台中,单价不到300元的入门级桨板已经销售了5000多单。单人背包式皮划艇也有商家销售了2000多单。而桨板主要产地——威海的一家公司表示,该公司的产品从今年3月开始已经供不应求。

夜晚的亮马河光影秀流光溢彩,点亮了亮马河船闸

12万平方米夜间营业面积 带动客流大幅增长

即使不善于水上运动,亮马河也有更轻松的亲水游玩选择。河道上,光影交错间,游船载着游客缓缓前行,欣赏精心设计的灯光秀。设计者在18公里滨水绿道规划中融入巧思:每座桥都有专属光影主题,形成“一桥一景”;船闸开启时天幕呈现亮马河历史故事。

亮马河夜游项目自2020年首航以来持续扩张,2025年3月重启后,仅一个半月接待游客就超1.1万人次,接近2022年全年2.4万人次的一半。如今,亮马河“蓝港小环线”夜场游船票仅在某单一平台上的销售量高达1.3万张。

不仅是桨板、皮划艇与夜游船,沿河的商业也被带火了。

亮马河通航后,商区河岸衍生出众多网红餐饮店,成为火遍社交平台的热门打卡地。这种“运动—休闲”的消费闭环正在亮马河畔形成。

有数据显示,亮马河流域夜间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汇集近400家品牌。2019年到去年,亮马河商业带的客流量同比增加了40%至50%,蓝色港湾等重要节点的客流量同比增加了70%至80%。2023年,亮马河周边商业全年收入约40亿元,同比增长37%。2024年,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为分会场的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带动北京市朝阳区重点商圈客流量超120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客流量上涨13%。

亮马河光影秀,以广场前的马雕塑为创作灵感,用光影赋予雕塑生命

区域联动 以“跨次元”地标提升吸引力

作为这个区域最大的商业体——蓝色港湾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全面升级时,顺势优化滨水景观及艺术装置,打造户外餐饮区,与周边的朝阳公园、使馆区联动。

蓝港商圈利用亮马河滨水景观发展水岸经济,通过灯光节、艺术季活动融合商业与艺术场景,为消费者构建起“商业+生态+艺术”的复合空间。贝壳剧场的万象主题光影演绎、好运桥的梵高“星空”、蓝梦桥的“心动”电波等景观,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打卡地标,为传统商圈探索出一条“以文促商、以商兴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滨水商业街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湖畔美食街、蓝港码头、爱神广场……这些融合人文特色及自然景观的独特元素,构建出蓝港室内室外无缝衔接的商业场景、触手可及的城市度假感。蓝色港湾凭借“水岸商业+城市公园”的稀缺场景、使馆区国际化生态及“商业+”创新模式三大优势,成为一批国际品牌华北首店首选地。

2024年,商圈引入likeuu全国首店、tinyone全国首店等10余家首店品牌;2025年上半年,YPL北京首店、Falconeri北京首店也已入驻开业。截至目前,商圈累计引进首店品牌40余家。

与此同时,位于朝阳公园内、由奥运沙滩排球馆改造的“微博IN”电竞文化综合体于2025年3月已经迎来首场赛事。“微博IN”整体开业后预计每年举办大型赛事活动超100场、IP主题活动超300场,吸引客流500万-800万人次,带动10亿曝光量,以“跨次元”地标持续提升区域吸引力。

“微博IN”正式开业后,与朝阳公园西部片区的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形成联动,成为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上“谷子经济”的重要承载地。朝阳区将结合方舟湖二期木屋、草坪、湖面等场景,为年轻人打造最具松弛感的户外潮流生活社交场和“网红”场景消费区。

聚焦 亮马河畔融合新的经济生态链

就在今年4月,亮马河文化经济带项目作为“城市生态修复类典型案例”,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列入全国41个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其经验做法。文商旅体等元素在亮马河畔融合成一条新的经济生态链,成为“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新探索。

2024年4月,北京市商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明确将“创新亲水消费场景”列为重点培育方向。

该方案明确,要加强滨水空间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为各类水上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引导商业空间“向水开放”,盘活滨水空间历史文化景观和商业价值。越聚越多的人气最终不只掀起河面上的涟漪,也将化作经济浪潮。

实习生/孟襄

统筹/余美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点亮朝阳滨水生活新范式 颐堤港湾开启活力消费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8
寻迹亮马河 邂逅朝阳的诗意与繁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06
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再添消费新场景 北京最大电竞主题综合场馆将迎首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07
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打造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5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脏乱差到打卡地,亮马河摇身变成“靓马河”
新京报客户端 2024-10-18
美丽北京|国庆假期进入最后一天 市民亮马河畔玩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7
服贸会 | 奥林匹克塔升级改造 将打造“空中会客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5
桨板、皮划艇等小众运动走入大众视野,水上运动成暑期“新宠”
工人日报 2024-07-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