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居庸关长城鼓点铿锵、文韵流淌,“文脉传承 文明同行 我们始终在行动”——北京市文化遗产守护与城市文明建设昌平专场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上,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区携手成立北京市长城守护志愿联盟,并共同宣誓以行动共筑守护长城的“钢铁边墙”。
活动在铿锵的快板声中拉开序幕,一段《大美京郊说昌平》的快板表演,生动讲述了十三陵的恢弘、居庸关的巍峨、白浮泉的灵韵……现场,多项昌平非遗也被搬上舞台。虎虎生风的
阳坊五虎棍、雷霆万钧的漆园龙鼓无不引发台下观众阵阵叫好声,这些根植生活、源自民间的艺术瑰宝,通过创新演绎焕发新生,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成果。而原创朗诵剧目《对话郭守敬》以今人之声叩问先贤,跨越时空共话治水智慧与家国情怀。
巍峨的长城在岁月中屹立不倒,离不开一代代守护者的执着坚守。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居庸关长城管理处安全巡查班班长张晓璘的父亲是一位文物保护者,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成为了长城守护人;家住居庸关长城脚下的张军,如今是昌平文旅集团居庸关长城景区公司东西山保卫班班长,为了守护长城,日行两万步是他工作的常态;居庸关长城巡护突击队刘宝艳为了带动更多人参与长城保护,和队员们设计了中小学思政课程,先后走进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等大中小学,通过讲解让学生们感受到居庸关长城的壮美和险峻以及先人修建的毅力和决心。
本次活动上,“北京市长城守护志愿联盟”正式成立,进一步凝聚起保护长城的强大合力。来自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区的长城守护志愿者代表庄严接过象征责任与使命的旗帜,分别发出铿锵倡议,誓言以行动共筑守护长城的“钢铁边墙”。
现场,极具昌平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技艺展示和文明实践市集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
剪纸、彩灯制作、毛笔制作、北京宫廷补绣、传统木作技艺等摊位前人头攒动,游客们通过现场制作和互动教学,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文明实践市集聚焦文明旅游、文明养犬、绿色生活等内容,摒弃枯燥说教,创新设置文明打卡墙、引入AR运动体验等“实践+互动”形式,大大提升了吸引力,有效推动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昌平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莫清海告诉北青报记者,下一步,昌平区将把城市文明创建和文化遗产守护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创建过程中更加突出文化遗产的独特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动员全民参与,推动保护工作从“专业行为”向“全民行动”转变,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供图/昌平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