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一处旅检八科副科长李思捷亲历了一场“海关大战假BUBU”。
在对出境旅客行李物品进行监管时,她和同事发现,多名旅客的行李中装有大量外观相似的玩偶,共有7850件,还有印有泡泡玛特品牌标识的卡片和包装盒共955件。
这些玩偶与泡泡玛特品牌旗下“Labubu”玩偶高度相似,但做工粗糙且包装简陋,品牌LOGO印刷模糊。
李思捷和同事高度怀疑,这些玩偶为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经过品牌权利人确认,它们确实未经授权使用泡泡玛特标识,侵犯泡泡玛特商标权,并向海关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这是我们在旅检渠道一次性查获侵权Labubu商品数量最多的一起案件。”李思捷说。
随着国潮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以泡泡玛特Labubu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正成为全球消费新宠。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的玩偶、动物玩具已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3.1亿元,增幅达9.6%。
产品火爆出圈,侵权仿冒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国自1994年起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海关在进出境环节主动查验或依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制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支持和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权利人可通过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寻求海关主动保护,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假BUBU”来路不明,可能存在甲醛、劣质染色剂、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海关如何识别出这些仿冒产品?
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政知君,产品的做工、包装等状态,仅仅是海关初步判断货物侵权嫌疑的方法之一。
在实践中,海关主要通过核实货物是否是经过知识产权权利人授权生产的产品,来决定是否启动保护措施。
要查询货物的收发货人是否在权利人备案的“合法使用人名单”内,收发货人能否提供货物是正品的证明材料。如果无法直接排除侵权嫌疑,海关将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确认。权利人需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是否认为货物侵犯其备案知识产权,以及是否申请扣留涉嫌侵权货物。
这种做法既能防止“高仿”侵权货物“蒙混过关”,又保证了合法授权货物的通关时效。
海关经调查,认定货物侵犯知识产权后,会对没收侵权货物并对当事人处以罚款,侵权玩偶则会被依法被销毁。
△北京海关查获的“假bubu”
今年上半年,北京海关共查获涉嫌侵权货物53批次、17.5万件。其中,侵犯泡泡玛特知识产权货物13批次、3万余件。
特别是在6月当月,首都机场海关在旅检渠道查获侵权货物近2万件,大兴机场海关查获仿冒玩偶及包装材料2500余件。
7月以来,北京海关又查了获6批次、1.5万件未经授权使用“POP MART”“Labubu”等商标的货物,均已被权利人确认为侵权货物。
为遏制侵权高发态势,解决企业维权难题,北京海关搭建了关企沟通桥梁,推出“政策服务包”,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总担保,大幅提高企业维权效率,降低维权成本。并主动对接光线传媒、可可豆动画,指导企业快速办理“哪吒”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56项,为国潮文创“出海”构筑起坚实防线。
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787项,已超过了2024年全年水平。
北京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曹永斌表示,北京海关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与服务水平,持续强化重点渠道高风险侵权货物拦截力度,以扎实有效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护航更多中国品牌“走出去”。
海关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四条、第九十一条规定,海关依法对与进出境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
违反本法规定进出口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的,由海关依法没收侵权货物,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