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举办年度考古展 展示400余件出土文物
中国新闻网 2025-03-22 21:07

3月22日,“浙里寻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2024年度浙江26处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展示400余件出土文物。其中最早的台州仙居下汤遗址距今近万年。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地。作为“浙江考古奥斯卡”的年度盛会,此次展览不仅集中展示了2024年度考古成果,更是创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实践。

“这是浙江省首次举办年度考古成果展。”浙江省考古学会理事长郑建华称,浙江考古工作者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期待这些深埋地下的‘珍宝’借展览走进公众视野,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使命”。

3月22日,观众在展柜前细看文物。曹丹 摄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设四个单元,分别为“文明新证:史前的考古新发现”“越地风华:商周的考古新发现”“东南肇兴:汉唐的考古新发现”“海陆交响:宋元明清的考古新发现”。

台州仙居下汤遗址纵贯新石器时代始终,实证万年文明史;衢州皇朝墩遗址发现早期大规模水稻种植,是稻作文明起源探索的新材料;宁波镇海汶溪遗址补全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拼图;丽水庆元小熊山遗址、丽水云和显圣湾遗址丰富了好川文化聚落研究……

3月22日,展览现场。曹丹 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副主任陈明辉在受访时介绍,在丽水云和显圣湾遗址发现了60多处墓葬,其中有3座墓葬的面积超过22平方米,其规模在全国新石器时期遗址中排名前列。

“这次我们也带来了好川文化的典型陶器、石器和玉器,希望借由这些实物展品,让民众能更直观地了解考古成果。”陈明辉表示。

“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保管者’,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者。要以博物馆为桥,让考古成果‘走出’库房,让更多文物从学术资源转化为公众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纪云飞如是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

文/曹丹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海昏侯——西汉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4-09-27
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取得长足进展 近一年来完成4000余件文物清理及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6
40余件安徽淮南武王墩墓出土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4-05-02
2023年河南考古发掘面积28万余平方米 出土文物标本2万余件套
中国新闻网 2024-02-29
四川考古重大发现 出土近10万件文物 填补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成都商报 2023-11-20
蓟州多宝佛塔出土文物在天津展出
中国新闻网 2023-09-30
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6
近400件文物国博亮相,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开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