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启动首场报告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20:12

“古老大运河呀,祖先双手开,蜿蜒千百里呀,源远文化传,步入新时代呀,幸福万万年呦!”在宣讲团队满怀豪情的“运河船工号子”声中,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运河繁忙景象,这一幕发生在10月31日的故宫报告厅,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全市巡讲首场报告会在此举行,首都宣传文化单位、各界群众代表300余人聆听了宣讲,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宣讲团凝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首都的生动实践,也是这一思想真理伟力的有力印证。在全国上下广泛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传宣讲之际,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一周年之际,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联合组建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开展全市巡讲。这既是北京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举措,又将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广泛凝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微信图片_20241104092640.jpg

九位宣讲员讲述首都文化建设故事

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首场报告会,九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百姓宣讲团成员,通过亲身经历、真情实感,鲜活讲述参与首都文化建设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华大地的蓬勃生机,立体展现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

95后国家一级茶艺师杨诗雯讲述自己学习传承中国茶艺精髓,推动茶文化守正创新,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感染力、吸引力。

张旭是一名颐和园里的保洁员,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研究颐和园文化,最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对颐和园历史文化宣传讲解信手拈来的“网红扫地僧”。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演员李炟橙十六年来从学习皮影、制作皮影,到讲授皮影课,从国内给大中小学生讲解,到走出国门展示中国2000年皮影文化,展现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

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党支部委员谷文亭向大家讲述了石峡村村民守护长城40年,并依托长城开展乡村振兴的故事,号召大家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

北京中轴线12年申遗路有发现正阳桥镇水兽的惊喜,有万宁桥保护与修缮的艰难,有全民参与的欣慰,更有中轴线连接历史与当下的自豪……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张欣雨分享了自己参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故事。从她的分享中,我们看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格局逐步复原,历史风貌生动再现,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赵义强,从小在运河边长大,耳濡目染和父亲学会了所有运河号子曲目并了解运河号子的形成、特点、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了传播推广大运河文化,他在几十所大中小学担任课外辅导员,讲述运河历史,教授运河号子,用实际行动守护运河文化。

昆曲演员周好璐11岁就继承祖业,在传承弘扬昆曲文化的同时,致力于对传统剧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打花鼓》等传统剧目的精妙设计大获成功;多年来,推出500余场现场讲座和120期线上公益讲座,让更多人爱上昆曲,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生种涛,在工作中不断深研经典、寻求针道,经过20多年的寒窗苦读和经验积累,独创出一套特色针法,始终行走在传承中医文化,守护“国之瑰宝”的路上。

北京大北照相有限公司摄影师贺柏音讲述了自己跟随前辈奋斗脚步,精进拍摄技艺,参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拍摄工作,用镜头记录时代华彩瞬间的故事。

多渠道立体开展文化传播

活动现场,掌声阵阵、反响热烈。九位宣讲员通过“百姓故事+文化展示+文艺表演”的宣讲方式,生动展示了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彰显了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接下来,宣讲团将陆续走进北京市“一城三带”标志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文艺院校等地,开展全市巡回宣讲活动,同时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走进华北五省区市开展联合宣讲,走进网络直播间开展云宣讲,多渠道、立体式开展文化传播,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北京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李晓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