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房企同时“摘牌”退市,最“短命”一家上市仅4年
​第一财经 2024-10-29 19:04

房企曾经排队“敲钟”上市、融资扩张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10月29日,三家上市房企集体告别资本市场,分别为佳源国际、大唐集团、大发地产。因一直未能刊发2022年度业绩,这三家房企的股票已齐齐停牌近18月,如今终是走到被联交所“摘牌”的境地。

这并非房企首次出现“退市潮”,也不会是最后一批。仅在过去的2023年,便有12家房企从A股和H股退市,其中不乏千亿房企。此外,祥生控股、上置集团也纷纷表示,后续将被取消上市地位。

“房企密集退市有多方面影响,退市企业关闭了资本市场公开融资的通道,资金面进一步紧张;更重要的是对企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上下游合作方的合作模式,对整个行业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首席研究员宋红卫告诉第一财经。

这些曾经瞄准千亿销售的房企,是如何走到黯然退市地步的?

与资本市场“短暂交手”

最近陷入退市风波的几家房企,大多是资本市场的“年轻选手”。

从历史上看,我国房企共出现过三次大的“上市潮”,分别为1993年~1998年、2006年~2009年、2013~2015年,2020年前后则有一波较小规模的上市尾声。

克而瑞表示,房企的第一次上市潮始于1993年,从万科正式挂牌开始,200强房企上市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在1993~1998的6年间就有23家房企在A股或港股上市,主要为大型国企央企、或港资背景企业。

第二次上市潮自2006年开始,当时全球股票市场牛市开启,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2006~2009年间,共有35家房企成功上市,是房企上市最多的一段时期,诸多规模房企都在此时上市。

第三次上市潮在2013~2015年,彼时因房地产调控有所放松,房企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不少房企将上市提上日程,形成了第三次上市潮。不过,这段时期在A股上市的房企,基本都是通过借壳上市。

此后,轰轰烈烈的房企上市潮进入平淡期,2018年和2019年上市房企分别有6家,2020年则有7家内地住宅企业在港发售。这批企业,大多是因房地产融资环境收紧,为募集资金、扩张规模,才登陆资本市场。

今日退市的大唐集团,便是于2020年12月11日上市,在资本市场停留时间还不到4年。

大唐集团创办时间不短,系1984年由台湾富商余英仪创立,1995年余英仪和好友进军厦门,开始在周边地区打开市场。本来,大唐集团计划2009年上市,但因当时正值全球经济危机、加上创始人去世,上市一事遇阻,直到2020年才在递交三次招股书后,成功在港交所挂牌。

上市前后,也正是大唐集团的短暂“风光期”。早在2017年,大唐集团销售额便达到百亿元,2018年上升至340亿元,该集团还在2019年立下“三年冲击1000亿,进入全国房企50强”的目标。在成功上市的2020年,大唐集团销售额达到445亿元,2021年更是冲至505亿元。

后续即将被取消上市地位的祥生控股,也是这波上市尾声“上岸”的。

祥生集团上世纪80年代初创立于浙江诸暨,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业务板块包括地产开发、小镇开发及运营、商业开发及运营、建筑安装、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2020年,祥生集团旗下祥生控股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当年和大唐集团一道上市的几家房企之一。

相较于大唐集团,祥生控股曾经销售规模更大。得益于三四线城市的大量布局及高周转运营,祥生曾实现规模的迅速增长,2016年销售额仅325亿元,2018年便突破千亿,用时三年便跨入千亿房企阵营。

其余两家退市房企,上市时间则稍早一些,但最长的也不过八年。

其中,佳源国际于2016年3月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上市后第一年,该公司销售规模便一路扩张,当年增速123.1%、销售额为103.7亿元。佳源国际也曾喊出千亿销售目标,2019年该公司曾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把合约销售金额突破1000亿元”,还曾因股价闪崩成为市场焦点。

同样规模较小、但目标千亿的大发地产,成立于1996年。2018年该公司表示:未来5年冲击3000亿元的目标,并在当年开始着手推进公司上市,而当时该公司销售额刚突破百亿大关。不过,2018年,大发地产还是成功在港交所挂牌,成为上市房企阵营中的一员。

行业降温期危机袭来

好景不长,房地产降温期,那些发展激进、杠杆居高的中小型房企,立刻感受到寒流冲击。

2020年抢滩上市的大唐集团,扩张日子并未持续多久。从上市当年的445亿销售、后一年的505亿销售,到2022年该公司销售额直接降为196亿元。盈利情况也日渐下滑,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9.27%,毛利同比下滑49.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9.12%。

公司信用层面,2021年11月,标普对大唐集团展望调整至“负面”,认为其2022年6月到期的3亿美元境外债券再融资的能力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企业短期内仍需注意流动性风险。截至2022年6月末,大唐集团总资产573.59亿元,总负债474.84亿元,资产负债率82.78%。

也正是在2022年,房企债务违约、出险的情况接连爆发,上市房企密集出现财报难产的情况。

2023年3月,大唐集团的原核数师罗兵咸永道(普华永道)辞任,公司延迟刊发2022年度业绩。据悉,在审计大唐集团2022年年报期间,罗兵咸永道发现若干问题,并要求公司提供与审计若干重大事宜有关的资料,但核数师并未就该等事宜及时取得充分解释及证据。

房企年报难产的一大原因,便是与审计师出现“分歧”。受行业发展降温、大型房企违约等事件影响,审计师在审核房企财报时标准普遍从严。有房企称,因行业不景气,同业陆续出现债务偿付问题,原核数师在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执行、会计估计和判断等方面上更加谨慎。

“房企此前过度包装财务报表、隐藏或有负债、隐藏潜在诉讼等情况较多,行业整体上行期相关问题会被掩盖,随着行业风险越来越高,审计师为规避风险,可能会辞职、加价、或履行更多的审计程序。若房企爆雷,财务数据梳理难度会更大。”有业内人士曾对记者表示。

但没想到,财报难产、股票停牌的上市房企,在资本市场直接“沉寂”至今,直到迎来退市终局。

日前,大唐集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份自2023年3月21日起已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若未能于2024年9月20日或之前复牌,联交所有权将该公司除牌。

因大唐集团未能于2024年9月20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订下的复牌指引而复牌,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被取消。2024年10月29日上午9时起,该公司的上市地位正式予以取消。

佳源国际的情况也是如此。该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起已暂停买卖,且未能于2024年10月2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订下的复牌指引而复牌;2024年10月29日上午9时起,公司上市地位将予以取消。

根据港交所2018年新修订的上市规则,任何证券若连续停牌达到18个月,联交所将有权将其摘牌。截至目前,上述房企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包括中期及全年在内的财报皆未能按时披露。

业内:企业自救道路将更加曲折

对曾经的上市房企来说,退市将有哪些连锁影响?

宋红卫对第一财经表示,房企密集退市有三方面影响,第一,退市企业关闭了资本市场公开融资通道,资金面进一步紧张。第二,对企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上下游合作方的合作模式。第三,对行业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刚刚恢复的行业信心和预期。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第一财经,房企退出资本市场,将对公司日常经营和债务化解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退市会导致企业市场形象受损,可能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下降,进而影响销售情况,但退市后公司股价等短期市场信息对公司经营扰动有所减少,维护股票公开上市地位的相关成本有所降低,经营管理更加灵活。

刘水还表示,另一方面,房企退出资本市场会导致其融资渠道受限,发优先股或增发等债融资手段将不再可行,同时将造成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损,影响投资人信心,对债务重组和风险出清产生不利影响。

亿翰智库也曾发表报告称,退市不等于企业完全倒下,只能说在某个时点,企业表现已经不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失去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企业后续的道路会更加曲折艰辛,更难实现自救。

佳源国际便表示,过去数月,管理层为稳定和加强公司业务作出了努力,但仍面临着阻碍其运营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重大障碍,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短缺、房地产市场低迷及各债权人采取的强制执行行动,集团的重组不太可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内房股中,仍有企业因各种原因处于停牌状态,包括碧桂园、中国恒大、融信中国、中原建业、正商实业、亿达中国、上坤地产等十余家房企。原因则包括年报仍有待刊发及寄发、受核数师更换影响、以及推进债务重组等事宜。

宋红卫表示,从保壳角度看,房企要规避停牌及退市风险,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优化财务状况,做好现金流管理,做好临期债务的预案,谨防再次违约,并定期及时向市场公布;第二、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尤其是风险把控制度。第三,保持适度再投资的能力,这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给债权人和市场增强信心,也为企业发展打开空间。

“推出改善公司资产质量、完成债务重组、尽快恢复经营的方案,才是保壳能够成功的关键,公司要彻底摆脱退市风险,仍需要基本面恢复和改善。”刘水表示。(孙梦凡)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昔日千亿“黑马”房企祥生控股将于11月11日摘牌
财联社 2024-11-09
港股市场加速出清 年内已有42家公司完成退市
证券日报 2024-11-06
三家房企明日集体从港交所退市,都曾宣布冲“千亿”目标
澎湃新闻 2024-10-28
房企巨头退市,下周摘牌!
中国证券报 2024-06-09
地产股一年市值缩水三成,多个老牌房企退市
第一财经 2023-12-26
两家昔日千亿房企退市,如何看待地产行业变局?
中新网 2023-08-10
又一家内地房企 复牌!
证券时报 2023-07-30
又一家内地房企,复牌!
证券时报 2023-07-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