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福州一锅盔摊老板娘患病 摊前排起百米长队 销量从两三百张涨至近千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3 10:03

近日,福建福州一锅盔摊在网上走红,摊前排起百米长队引发关注。10月18日晚,福建理工大学大四女生高颖路过该锅盔摊时买了个锅盔,闲聊中得知摊主大叔的妻子得重病,原本要小锅盔的她便要了个大锅盔,问要多付多少钱时,对方却笑着说“加量不加价”。高颖拍了段摊主的视频发到网上获得196万点赞,锅盔摊前第二天就排起了长队。

10月22日,摊主胡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些排队的人大多是年轻人,小摊平时销量两三百张,这几天最高销量近千张,有的人还多给了钱,他很感动也很感激。但自家目前的难关靠自己可以熬过来,希望大家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要再多付款,“还有人比我们更需要帮助”。

福州一锅盔摊“加量不加价”走红 得知老板娘生病暖心市民排队支持生意

高颖是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大四学生,目前正忙着写论文、找工作。胡先生夫妇在学校附近摆摊卖锅盔,高颖从大二开始就常去光顾,但因为大四比较忙,这学期她还没去过。10月18日晚,高颖路过锅盔摊,停下来买了个小锅盔,在等摊主制作时,她注意到摊上只有大叔一人,他的妻子不在,闲聊中顺嘴问了句“怎么没看到阿姨”。“平时在摊位上一般是大叔负责制作锅盔,阿姨负责打包装袋。我问了之后,才知道阿姨生了重病。”

高颖想安慰又不知如何表达,就想让大叔给她换个大锅盔,她问要加多少钱时,对方却笑着说“加量不加价”。但其实在小摊的价目表上写着,梅菜肉饼小份6元,大份10元。高颖说,这个价格从她上大二到现在没涨过。当时她心有感触,拿起手机顺手拍下大叔在小摊上忙碌的身影,配上温暖的文字,发在自己的短视频号“加量不加价”上,含蓄地问大家“你们爱吃锅盔吗?满当当全是肉的那种。”

高颖说,没想到,当晚,那条视频的浏览量就达到了60万,点赞量和评论数都远超预期,还有不少热心网友说要帮助大叔。她随即和朋友去找大叔说了这件事,征求他的同意后发了第二条视频,视频中,她感谢大家的关注,并表示大叔婉拒了大家的帮助,但却在朋友说“来两个饼”的时候了然,红了眼眶。

高颖发的视频火了,第二天,大叔的摊前就排起了长队,里面有福建理工大学的学生、大学城其他高校的学生,还有当地的热心市民。他们有的一下子买了十几张锅盔,有的只扫码付钱却未取走锅盔,有的重复付款,有的主动加价付款,一转账就是500元。高颖的账号也收到了很多热心网友的私信,有爱心企业想给大叔免费送产品,让其卖锅盔时可以赠送给顾客,有的爱心人士表示要捐助大叔,有的学生向她分享了有语言障碍的朋友此前买锅盔时得到大叔夫妇暖心照顾的故事……

小摊最高销量超平时的三倍 摊主提醒按需购买理性消费

22日晚,北青报记者联系到大叔本人,他姓胡,来自浙江丽水。他说,他和妻子这几年在福建理工大学附近摆摊。“其实这种锅盔就是我自己经过改良的家乡特色小吃缙云烧饼,因为福州当地人不太了解缙云烧饼,就叫了锅盔。”

胡先生说,平时他一般早上8点起床准备材料,下午3点左右到摊位,3点半开始卖锅盔,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一天能卖两三百张。今年8月,一直在摊上帮忙的妻子查出患有重病,如今仍需卧床休息,他要出摊,也要照顾妻子。今年3月退伍后重返大学校园的儿子见状,选择暂时休学回家帮忙。

这几天,随着排队的人多起来,销量提升了,胡先生要备的料也更多了,休息的时间也少了,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他不想让这些带着善意和爱心来的人们白跑一趟,出摊的时间提前到下午1点,喊来了儿子和朋友帮忙,一直要忙活到晚上9点左右。销量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将近1000张锅盔,是平时的三倍以上。

几天下来,胡先生的身体吃不消,22日,他不再准备那么多的料,但也卖了超700张。“有些排队的人买不到,我们不能让大家寒了心,要跟他们解释。我会在最后留100来张,把这些锅盔分块送出去,每人都尝一点。”

对于那些为了支持他而一次性大量购买锅盔的热心人士,胡先生多次提醒大家理性消费,每人每次建议买两张以内。他说,这种锅盔的料他都是当天备的,热着才好吃,凉了、硬了就不好吃了。“平时有外地人在我这里吃了觉得好吃,要买了带走,我也不卖,就给人家退钱。因为这个饼凉了口感不好,我做生意就是凭良心。”

不少顾客主动多付钱  三天多出约4万 摊主提醒不要再多转账

目前,高颖发布的关于胡大叔的两条视频浏览量都达到4000万,点赞量都超过百万,她的账号粉丝也涨至2万多。她表示,在征得大叔同意后,她标出了大叔的账号,有些想帮助大叔的人就可以直接找到他,她很感动,感觉自己发布的视频虽然没有什么剪辑技巧,但在无意中挖掘到社会中的善意,这是她发布过的最有意义的视频。

说到后来大家排队的情况,胡先生说,一开始小高同学问的时候,他心情比较难受,说起妻子生病其实也是舒缓自己心里的压力,没想要寻求大家的帮助,更没想到后来会引起那么大关注。“对于妻子的病情,我们在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希望她好起来之后,带她去更多地方看看,别的也不多想。在治疗费方面,以后不知道,但目前我是支撑得住的,原本打算也是举债治疗,不想靠大家帮助。”

看到这么多人排队支持生意,甚至多转账多给钱,胡先生说,他感受到了大家的这份爱心,很感动,也很感激,但不希望大家捐助他。希望大家根据自己需求购买、理性消费,不要再给他多转账。“10月19日那天排队的人开始多起来,当天多收到了约4000元,20日那天排队的人最多,多收到约3.2万元,21日那天多收到三四千元。扣除我送出去的那些锅盔成本,算下来总计多了有4万元左右。”

至于这笔钱如何处理,胡先生还在考虑,他说,不能寒了这些年轻一代热心社会群体的心,也希望把大家的这份善心传递下去。“还有人比我更需要帮助,我也不能让大家帮助我太多,我自己尽我所能,应该可以熬过这个难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倪家宁
校对/吴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