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徒手逮猎引质疑,旅游开发别忽视风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08:30

游客在景区猎场徒手抓野猪、野兔、山鸡,抓到还可以带走。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某地一景区“徒手逮猎”旅游项目在网络上广受关注,引发质疑。舆论发酵后,涉事景区回应称,视频中所谓野猪实为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品种。对此,当地回应称将协同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安全性,以及检疫、宰杀的规范性进一步监管。

当地这一新增旅游项目引发的主要质疑是,野猪属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得到法律的保护,不应该与游客如此“亲密接触”。尽管这些野猪实为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品种,但景区的这一解释并不能消除质疑。毕竟景区是将之当作野猪来宣传的,如此一来,游客心理就会产生可以逮猎和食用野生动物等观念。因此不管这些动物带有多少“野味”,但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形成的误导切实存在。

此外,景区让游客“徒手逮猎”,其他多种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来自山野的动物,更容易带有致病微生物,游客在逮猎过程中可能导致感染。此外,这项活动还可导致游客被动物冲撞、咬伤或导致跌伤等。这个创新项目可给景区带来可观的收入,却以增加游客的风险为代价,并涉嫌违反相关法规。

据称,开发“徒手逮猎”项目的灵感来自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狩猎、杀年猪的习俗。但要看到,普通民众无论是狩猎还是杀年猪,都要遵循相应法规,不能任性而为。此外,类似习俗经历了当地群众祖祖辈辈的摸索,在安全防护方面已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做法,当地群众深谙此道,但游客照搬照学的只是形式,与安全防护有关的一些做法学不来。

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景区“内卷”现象也很严重,创新旅游项目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旅游项目被陆续推出,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旅游创新产品,给游客带来了很好的旅游体验。但另一方面,旅游创新产品鱼龙混杂现象也十分明显,甚至打造新奇项目博眼球“出圈”,并成为一些景区的“法宝”。比如,少数野生动物园开发“虎景房”、一些民宿推出“猪景房”等做法,都有炒作之嫌,容易对社会形成误导。

面对旅游项目重复和同质化等现象,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开发更富特色与底蕴的旅游项目等才值得鼓励。涉事景区将旅游项目与传统习俗相结合,从地方文化当中寻找创新灵感,这个想法是好的,可以让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多彩,但旅游创新应以守法和安全为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条件不具备,那么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因此,不仅这类风险项目要叫停,还应在旅游项目开发等更高层面多加反思。

景区要真正提升运营能力,挖潜旅游资源,避免同质化,还需合理规范发展,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文/罗志华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野猪“进城”之后:种群数量是否泛滥?开枪猎捕是否合适?
解放日报 2024-11-13
热议“流放宁古塔”,争论之下当有共识
人民网 2024-11-02
四川九皇山景区已取消“徒手逮猎”项目
新华社 2024-10-23
抓到“野猪”可以免费带走?景区“吸睛”项目存隐患
新华社 2024-10-20
最高法发布旅游纠纷典型案例 一游客被峨眉山猴子抓伤获补偿1000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30
消失的野味在网上卷土重来 多措并举禁食野味
法治日报 2024-04-25
社交平台野味随便交易 直播打猪猎鸟售卖工具 消失的野味在网上卷土重来
法治日报 2024-04-22
平台上有人售卖野保动物直播狩猎,消失的野味卷土重来
法治日报 2024-04-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