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元级赎回压力下的银行理财:市场学习效应避免重蹈覆辙
中国证券报 2024-10-11 09:20

“今年3月末到7月末,我行理财产品规模维持在600亿元水平。这波债市调整让我们的理财产品规模缩水了30多亿元。”一位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负责人向记者直言。记者多方调研了解到,受季末回表、债市波动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行业当下面临千亿元级别的赎回压力。

面对赎回压力,多家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市场具有学习效应,“2022年底吃过的亏不会重来”。目前,银行理财机构在产品定位、策略制定、资产布局等方面均有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赎回压力处于可控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负收益是投资者赎回理财产品的关键性因素。当前,银行理财客户尚处于对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适应阶段。如何避免产品净值快速下跌、击穿客户心理防线是防止银行理财出现赎回潮的关键。

银行理财规模缩水

“我行近期理财产品赎回规模比同业大一些,主要原因是县域客户占比较大,对产品净值波动比较敏感。”上述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业务负责人表示,近期银行理财行业整体赎回规模超5000亿元。

据国信证券研报测算,9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存量规模为28.9万亿元,较8月减少0.7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也较8月有所下降。9月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0%,较8月降低26个基点。

某股份行理财人士向记者表示:“对投资者而言,短期负收益是其决定赎回的关键性因素。有些理财产品只展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投资者还没看到亏损情况,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赎回。但也有一些理财产品,客户以前会滚动持有,但现在到期后会被赎回,客户转而将资金投向股市。”

在记者调研过程中,一些投资者反映,自己购买的招银理财季季宝等产品近期出现超预期亏损,准备到期赎回。“我一直都是抱着求稳的心态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没想到9月27日季季宝直接亏了900多块,9月30日亏了400多块。准备到期就赶紧赎回。”北京投资者小吴说。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10月8日当天,银行理财产品整体赎回数千亿元,主要是资金可当日到账的现金管理类产品。10月9日和10月10日,赎回规模已经在下降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银行理财公司10月8日暂停了快赎服务。当日,平安理财发布的《关于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停及恢复快速赎回业务服务的公告》称,因已垫支的金额达到设定的垫支总额(即客户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限额),平安理财暂停提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服务。

赎回潮短期难再现

“10月10日,银行理财的赎回情况已经稳住了。相较2022年,如今行业自身防御能力和客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看法都发生了改变。”一位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测算,9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降幅处于正常区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较8月末下降7826亿元,略高于2020年-2023年的每年9月7000亿元的变动均值,但基本符合季末回表规律。

“流动性管理是银行理财的优势。银行了解产品背后的客户结构、客户行为和客户心态,会做预期头寸管理。在资产配置方面,除了债券,银行理财还配置了存款等资产,能够有效应对客户大面积赎回。”西北部地区某银行理财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刘郁认为,10月银行理财发生赎回负反馈的可能性不大,理财规模将在波动中企稳。在债市修复、银行理财规模回升的假设条件下测算,根据跨季前后理财规模增减规律,国庆假期后首周,银行理财规模增量在3300亿元至3600亿元;第二周,银行理财规模增量在6000亿元至7000亿元。在债市大幅调整、触发银行理财赎回的假设条件下测算,若债市代表产品回撤率在0.05%-0.10%,国庆假期后首周理财规模降幅为1500亿元。

多资产策略应对赎回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判断,此轮债市产生的负反馈效应更多体现在银行理财投资的基金专户上,而非银行理财产品本身。后者做了较多分散和备付策略,而前者受到资产波动和负债赎回双重挤压。

针对后续银行理财如何应对大面积赎回冲击,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表示,行业可探索多种模式。

第一,加大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发行力度。目前定开式理财产品可以使用收益平滑机制,所以净值波动小,且定开模式有利于减小流动性冲击;第二,缩短久期,增加存单等资产配置。当前存单利率在1.9%-2.0%,票息具有久期短、波动小的优势;第三,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封闭式理财产品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此外,研发多资产策略,增加与债券相关性较低的资产配置。业内人士表示,相关理财产品费率更高。目前,部分头部理财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谱系。

孔祥认为,近年来,随着资管新规实施和非标资产供给收缩,作为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同台竞技的资管形态,银行理财有必要通过增加股票投资来增厚收益。多家中小银行理财人士向记者表示,加配权益类资产将是银行理财的“必选题”。在银行理财资金具体入市方式上,可包括直接投资、委外投资、指数投资三种类型。其中,指数投资因其成本低、资金容纳量大等优势有望成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的主要途径。

在华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继强看来,外力是阻断较大规模赎回压力的重要因素。例如,2022年底银行理财赎回潮的平息离不开监管助力。此外,市场自身也有调节机制。当市场调整到一定程度后,欠配机构如险资将入场配置,抑制市场进一步调整。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股市回暖资金分流效应显现 理财公司10月规模增量远逊去年同期
证券时报 2024-11-13
"股债跷跷板"加剧理财赎回?11家理财公司单月规模缩减6400亿元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10-17
10月份首周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下降超万亿元 专家预计不会出现“赎回潮”
证券日报 2024-10-12
政策驱动股市向好:理财现小幅赎回,大额存单折价转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0-09
理财破净率仍处于2.14%低位 9月末规模缩减近8000亿 但难言大面积赎回
财联社 2024-10-09
官宣调降管理费 华夏基金低费率ETF新增创业板100ETF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短期内理财赎回压力可控 机构:淡定应对债市波动,流动性储备充裕
中国证券报 2024-10-08
“赎回潮”冲击式微:银行理财规模稳步走出“ICU”
证券时报 2024-0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