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推动实现微信医保移动支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18:17

9月26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便民惠民工作情况的报告。29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放号时间统一、152家医疗机构支持医保移动支付、41家医院完成检查互认业务上线、建成74家互联网医院、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一段时期以来,本市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融合发展,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报告指出,未来,本市医疗信息服务将更加智慧,包括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服务市民和医疗机构的数智医生助手。在便利支付方面,将继续拓展支付渠道,推动实现微信医保移动支付。

152家医疗机构支持医保移动支付

报告指出,在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本市持续完善看病就医全流程服务,以“京通”小程序为入口,完善预约挂号服务,将29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放号时间统一为每日7时、11时、15时3个时间。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涵盖全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近300家,今年以来累计服务1.4亿人次。16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通过114平台在线查询检查检验报告,基本实现开展检查检验服务的医疗机构全覆盖,今年已累计提供2000万人次查询服务。152家医疗机构支持医保移动支付,涵盖全部三级医院和重点二级医院,累计结算量370余万笔,结算金额超过4亿元。医保码激活人数超1650万人,实现了手机展码快捷支付。

在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方面,按照计划,年底全市140家医疗机构间可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覆盖全部110家三级医疗机构和30家重点二级医疗机构。截至目前,41家医院完成检查互认业务上线,37家医院完成检验互认业务上线。

近年来,本市互联网诊疗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74家互联网医院,254家医疗机构可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2024年上半年互联网诊疗量77万人次,北京肿瘤医院、首儿所等部分医院互联网诊疗量占比已达总诊疗量的10%以上,成为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

58家社区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

报告指出,本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打开新局面。在分级诊疗方面,全市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基本实现二三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12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医联体内三级医院至少提前2周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30%以上号源,22家市属医院向平台投放全量号源,同时专家号占比不低于50%。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00余名医生开通转诊平台使用权限,2024年上半年转诊量是去年同期的2.6倍。

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本市在基层医疗机构探索推进互联网诊疗、远程会诊、智能辅助诊断和智慧家医等服务,全市5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互联网诊疗服务,23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远程诊断和培训服务。利用三级医院现有的互联网诊疗条件,为乡镇卫生院开设远程诊疗服务,2024年预计建成50个“互联网健康乡村门诊”。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房面积小、部分药品储备不足等问题,建立缺药登记系统,为市民提供用药登记服务33.8万人次。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通州5区开展社区医保移动支付接入试点工作,并在其中3家拥有互联网医院医保资质的社区医疗机构,同步开展互联网医院接入医保移动支付工作。

利用大模型打造数智医生助手

下一步,本市将持续加强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健康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保信息平台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三医”数据底座建设,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促进业务协同。推动医疗机构的信息互通共享,加大力度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展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和体检报告的共享应用,减少重复检查检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等持续建设,促进基层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健康管理。

未来,本市也将持续完善医疗服务全流程闭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基地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医疗服务信息化深度融合,完善医疗服务全流程,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聚焦重点专科能力普及、诊疗流程闭环等共性目标,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服务市民和医疗机构的数智医生助手,覆盖健康科普、智能导诊、在线诊疗、智能康复以及智能随访等全流程场景。探索京津冀医保移动支付试点,提升异地就医患者的支付体验;目前在支付方式上已实现银行卡绑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支付渠道,推动实现微信医保移动支付。加强与央属、军队头部医院沟通对接,逐步增加号源投放数量,更好满足基层转诊需求。实施乡村医生镇管村用,推动镇(乡)村一体化管理,稳定乡村卫生服务网底。

市人大建议:

推动医疗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本市医疗服务信息化便民惠民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与广大群众对高效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仍存在差距。例如,医疗服务连续性要求与信息数据分散的矛盾仍然突出,信息化服务与群众需求还不够契合。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医疗移动应用过于繁杂,功能同质化和功能分散现象并存,信息化服务的“适老化”程度不够,老年群体“不会用、用不好”的反馈较多。

针对相关问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要落实落细任务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加强对移动应用的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合理布局各类APP、小程序、公众号的类别和数量,完善使用评价制度,推进跨区跨单位的资源整合和集约建设。加快推进预约挂号、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保移动支付等常用服务的延伸覆盖,进一步统一服务标准和流程。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总结推广互联网医院开展护理门诊有益经验,为患者提供在线延续性护理服务。

建议推动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降低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操作难度,提升信息化服务的适用性和舒适度。保留线下服务窗口,优化现场引导、人工办理等服务方式,畅通亲属和家庭医生线上和线下代办渠道,为有无障碍需求的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就诊服务。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导诊、智能分诊、AI辅助诊断等更好融入诊疗全过程,打造智慧化服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买药方便多了!多地推动外卖平台购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13
北京市将试点推进社区医院医保移动支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2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医保基金监督工作 90%以上二三级医院将实现医保移动支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今年北京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医保移动支付全覆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北京: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开设儿科门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02
“京通”健康服务功能再扩面 110家三级医院上线医保移动支付等功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4
推动医疗健康服务更优质可
人民日报 2023-07-12
线上就诊入医保便民更惠民
经济日报 2023-04-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