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全民阅读 引发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14:58

9月20日,作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潮流”平行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潮流:人工智能赋能全民阅读新潮流”专业沙龙在北京印刷学院举办。

微信图片_20240921150547.jpg

沙龙设置了参观体验和对话两个环节。在体验区里,传统装裱技艺、龙鳞装和线装书等传统装帧技艺、藏书票、三维水墨动画、数字多媒体交互作品、人工智能版权资产生产平台、单目摄像头动捕设备、出版AI助手、5G阅读等,分别展示了阅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提供了“纸读”“屏读”“听读”多模态沉浸式阅读感受,阐释了“纸电融合、万书互联、人书合一”的未来阅读场景,展望人工智能赋能全民阅读在传承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的重要作用。对话环节,则汇聚全民阅读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全民阅读新潮流,满足读者新需求,为全民提供阅读新体验,助力建设书香社会。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向沙龙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要深刻把握好坚定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推动以文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利用全民阅读重要载体助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曹文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北京文化论坛的特色组成,“人工智能赋能全民阅读新潮流”专业沙龙深入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阅读+科技”创新路径,开启数智新质生产力助推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40921150427.jpg

精准定位:助力满足个性化新需求

数智化时代,人工智能将如何依据大众的兴趣爱好,提供分众化阅读资源,满足个性化新需求?上半场对话的关键词即“精准定位”。

“人工智能让阅读、传播、出版与读者形成双向奔赴,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满足市场的分众化需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仓表示,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优质内容可以快速抵达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场景和体验。人工智能赋能阅读价值在新时代全新绽放。

“人工智能可以助力儿童出版物的内容创新和艺术设计,进一步提升其教育功能。”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忠利表示,借助VR、AR、AI问答环节等,新型儿童读物可以强化儿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智能双刃剑:效率提升与“信息茧房”

当前图书出版呈现“编辑主导、策划先导、专家指导”的态势,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观察到,人工智能可以为编辑在选题策划、寻找作者、流程优化和出版发行等领域赋能,为打造读者个性化的阅读空间赋能,为民众阅读兴趣提升和阅读习惯养成赋能。“但是也要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警惕‘信息茧房’的负面效应。”他说。

当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对个人阅读偏好的归纳也会越来越精准。著名作家徐则臣认为,这能够帮助实现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确匹配,助力文学创作和阅读推广。“但这也对作家写作的创新性、创造力、辨识度和独特性提出更高要求。”他说,创作,要克服“智能”带来的趋同性,也要思考如何反制“信息茧房”。

读懂古今:古籍活化与海外中文更精彩

沙龙下半场,与会者着力探索古今阅读的变迁与未来发展,发现古今中外典籍的新魅力,展现数字阅读新精彩。

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委员会主任聂震宁认为,人工智能可助力实现“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读以致乐”。同时,他也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距离人类深度需求上的差距,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情商”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借助新媒体技术,让甲骨文、《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古籍专藏以鲜活形象走入大众视野,走近年轻人,创作出《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作品,进一步促进了古籍的活化利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感慨道,古籍在数字文明新时代里焕发了新生机。古籍阅读正变得更多元、更便捷,图书馆的服务也更加智能化、普及化。

北京印刷学院古籍出版传播中心主任李岩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古籍修复与保护、数字化平台建设、丰富完整语料库等方面的深入应用,有效推动古籍的数字化进程,扩大古籍的可及性和影响力,为古籍的研究、教育和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古籍活化利用、做到古今对话、丰富人生体验、传承中华文明起到重要作用。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生产端和体验端产生变革,带动底层硬件发生变化,也对出版业提出新要求。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斌表示:“行业迫切需要手机的芯片算力、应用场景的生态支持,需要版权保护技术保驾护航,积极推进构建出版产业的行业大模型。”他期盼着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数字出版新业态,助力实现出版产业蓬勃发展新格局。

“北美南开之声”传媒集团执行总裁冯群表示,传统的纸质阅读无法满足海外对中文书籍日益增加的需求,数字阅读这一新生潮流迅速覆盖到全球,解决了长期困扰海外华人的中文学习书籍的问题。数字阅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在助力中华文化传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魅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中关村科学城发布行动计划,打造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7-04
四部门发文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证券报 2024-07-04
北青快评|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3
人工智能要在赋能实体经济上出实招
新华社 2024-06-25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6-18
人工智能引领网络安全变革潮流
经济参考报 2024-05-30
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