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乡村教育要告别“走出大山”的教育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7 15:49

曾经,对于一些甘肃农村的年轻人而言,家乡是用来“告别”的。这些年轻人感到家乡发展空间有限,他们最初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走出大山、上过大学的年轻人,选择返回家乡,加入到传承家乡传统技艺的队伍中。这些懂农村、懂技术、懂管理的年轻人,在家乡的土地上,用知识和汗水开拓着一片新天地。

据报道,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工作,搭建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桥梁,今年以来,甘肃各地陆续建立起“甘肃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导师服务站”,这是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促进甘肃省青年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家乡是用来建设的,而不是“告别”的,这是应该积极倡导的新教育观和成才观。我国乡村基础教育,不能再继续采取“背井离乡”的升学教育模式,而是要把建设家乡、发展家乡,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与事业选择。

“让多少孩子走出大山”,这曾经是我国社会评价乡村教育、乡村学校的重要指标。而这样的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反而在乡村教育越发展的地区,乡村建设越缺人才。

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需要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绝大部分适龄学生都会接受高等教育,如果只盯着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就业岗位,这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要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育,就需要转变“告别大山”“远离乡村”的乡村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上,要推进普职融通,除进行普通教育外,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在成才选择上,要改变“告别大山,走进城市”的单一成才选择,把建设家乡也作为职业发展选择。

对此,或有人说,难道就让乡村孩子一辈子在乡村吗?建设发展乡村,难道就只是乡村孩子的责任吗?转变“背景离乡”的乡村教育观、成才观,不是让乡村孩子安于呆在乡村,而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大学、进城市读书、在城市与家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不能把一个成才模式套在所有乡村学生。另外,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振兴乡村也可以是自己的就业、创业选择。

必须意识到,在崇尚升学的背景下,乡村教育要改变当前的升学教育模式,存在不小的阻力。但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发展,迫使乡村教育不得不进行改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改革对乡村教育的评价体系,不能再以单一的分数、升学率指标评价乡村教育,而要关注乡村教育给乡村学生完整的教育。

不能再用有多少学生通过考大学走出大山评价乡村教育质量,而要把乡村教育对乡村建设的贡献也纳入评价体系。乡村教育对所有乡村孩子的重要意义,不是告别家乡、改变命运,而是完善自我、改变生活,因为即便改变命运,也只是很少学生会改变命运,改变生活则是每个乡村孩子都需要的、追求的。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研学游要“火下去”,必须告别“草台班子”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4
北青快评 |“省属中职停招”,因时而变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北青快评|推进大中教育衔接,构筑持续有序培养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北青快评|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择业观,高校需要做些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坚守乡村28年!他用“左手板书”带孩子们走出大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30
城乡教育鸿沟,这个科技馆击中了要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北青快评 | “为上名校复读13年考生” 不应被树为“励志榜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5
北青快评 | 对学生的生涯教育该如何正确打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