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该把更多奖励和荣誉留给一线医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5 07:30

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召开202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议,试点推进临床医师科研评价体系改革,首次面向临床医师单独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赛道,支持优秀的临床医师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8月14日《光明日报》)

一直以来,不少医生面临着科研和看病难以兼顾的处境。医生评职称要看科研成果,看科研成果的主要方式是有无发表论文,以及是否获得科学奖项等。而论文和奖项的衡量标准都是以是否在尖端领域有所突破,以及医学理论是否存在创新等。不少医生为了科研只能时常脱离临床一线,花很多时间做实验和进行理论研究,而长期坚守临床一线、把主要时间花在看病上的医生则没有更多时间搞科研和写论文。

医学科研离不开实验和理论研究,同样需要在临床一线总结经验。比如,手术切口怎么缝合更利于愈合、两种药如何确定搭配比例更加有效、与患者沟通有哪些窍门等,这些在教材和论文当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却可以在实践当中摸索出来。并且,这些来自一线医生的诊疗体会或许无法在医学期刊上发表,但对于患者可能更加实用。

临床一线工作是医学科研数据的一个“富矿”,比如将某种治疗的效果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就可能得出很有科研价值的结论,这是一线医生在科研方面具备的独特优势。

让临床一线医生与医学科研工作者在一个赛道上比科研成果,这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医学既要注重尖端科研和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实践创新。在医疗操作方面的一些不起眼的小发现或小改进,有时却能够大幅提升诊疗水平和患者的舒适度。医学科研应该鼓励医生将论文写在临床一线,并让医生在一线也能获得科研的相应奖励和荣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增设“临床科学”选项,是尊重科学规律和接地气的体现,此举看似属于学术上的事,却对临床工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把更多奖励和荣誉留给一线医生,让他们能够很好地兼顾临床和科研工作,不再因没有发表论文或论文数量不达标、评职称会被“卡脖子”等原因从临床一线抽身出来。

为临床医生单独设立科研新赛道只是第一步,新赛道的规则如何制定,一线科研成果如何与实验室里的科研工作成果比较等,都需要在实践当中寻找答案。但不管怎样,医生把更多时间留给病人,在诊疗中开展科研并取得成效,科研项目就该把更多荣誉留给这样的医生。如此才能鼓励更多医生安心于临床一线工作,并以更高质量的诊疗与更优质的服务来惠及患者。

文/罗志华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京天坛医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将深度开展多领域合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北青快评 | 破除唯帽子论应减少竞争性科研项目数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做手术不如写论文?中青年医生的不可承受之重
央视网 2023-04-21
中青报刊文:医生不能片面追求“科研至上”而不救死扶伤
中国青年报 2023-04-21
他们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25所高校携手佛山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南方日报 2022-12-16
华厦眼科上市 致力于“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1
对学术不端理当“零容忍”
光明网 2022-10-31
“非升即走”?复旦大学将推替代计划为青年科学家解后顾之忧
澎湃新闻 2022-10-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