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惊艳法国 文化互鉴不再“水土不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4 20:40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近日,来自中国南京的德基艺术博物馆受邀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前往法国巴黎,跨越万余公里,于著名的佳沃音乐厅惊艳呈现。一幅“最能代表南京”的《金陵图》邂逅浪漫之都,共奏一曲东西方文化的美妙交响。

l (1).jpg

此次“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法国站”由中国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协办,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作为支持单位。作为“2024江苏—法国合作项目”中唯一前往法国展出的展览项目,该展览突破性地将新锐科技引入文物数字化,运用“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观展模式,实现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走入”古画,与画中人交流互动,在海内外引发全网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全球唯一“入画”体验,宋式美学远扬海外

德基艺术博物馆此次呈现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法国站”,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大批巴黎市民驻足围观、体验。展览位于佳沃音乐厅,作为巴黎最为豪华的音乐厅之一,其始建于1906年,迄今已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时常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艺术家登场献艺。展览之中,来自宋代中国的生活美学,与建筑的历史、鲜活的现实交相辉映,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奇遇,掀起一阵“中国风”的观展热潮。

l (5).jpg

步入展厅,一幅描绘宋代南京的传世古画《金陵图》“活”了起来,于一面巨幅LED屏幕之上震撼呈现,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此次展览的神奇之处,在于其提供了全球独一无二的“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观展体验,现场观众可进入程序选择心仪的角色投射到画面之中,并通过佩戴展览定制的智能手环,让画面中的角色跟随自己的脚步,以第一人称视角“穿越”回到千年之前,置身热闹非凡的金陵街市,展开一场“宋代南京一日游”。

《金陵图》由清代冯宁所绘,被誉为“一部关于南京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的百科全书”。在十米余长的画卷之中,细致描绘了距今约1000多年前中国宋代南京的城市风貌与百姓生活,共绘有人物形象533个、动物90只,为当下人们研究古代南京的城市规划、建筑形制、社会文化等提供了珍贵而全面的资料,拥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l.jpg

从书声琅琅的书院学堂,到巍巍而立的古城墙与瓮城,“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法国站”呈现了《金陵图》中最为繁华热闹的部分,向巴黎的观众展示宋代南京的盛景。据了解,完整版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目前在中国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常设展出,基于对《金陵图》这件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展览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观展体验,利用数字科技激活人类文明遗产,致力于让每一位观众更好地介入艺术、融入历史,引领全球公众通过独一无二的创新方式走进中华文明。

展览火爆亮相的同时,也获得了多家海内外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中国日报》以“Past Comes Back To Life(往事重现)”为题,称此次展览“通过古代画卷数字化,让法国观众得以领略宋代中国的风貌”;《环球时报》高度评价“德基艺术博物馆作为非国有博物馆,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法国知名媒体《巴黎灵感杂志》在报道中盛赞这场展览:“这幅数字艺术作品让每个参观者置身繁华的金陵街市,捕捉东方生活的独特和雅致,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阅览古都金陵辉煌灿烂的人文景观。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深受大家的好评。”

l (4).jpg

“活起来”的中国古画,让法国观众集体点赞

置身展厅现场,走进这座美轮美奂的金陵城,繁盛的城景只是“表象”,还有更多的历史典故和趣味游戏潜藏在展览之中,等待观众现场发掘、体验。“这是一场很好的沉浸式展览体验,让我感受到宋代南京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天!”结束逛展之后,一位法国观众在展厅留言簿上兴致勃勃地写下了自己的观后评价,表达对于中国宋代生活美学的喜爱与憧憬。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跟随热情好客的金陵百晓生,聆听南京城市的悠久历史和展览的特色玩法,听完即可获得“金陵币”,用于点亮展览中的烟花和天灯;也可以偶遇宋代的“外卖小哥”,感受千年之前中国社会的便捷服务;甚至可以找到城中的占卜先生,了解在中国十二生肖当中自己的属相,知晓与自己相同生肖的法国名人……展览关于宋代中国的生活场景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接连引起现场观众的惊叹与感慨,“我最喜欢十二生肖的部分,”一位当地的律师Del Bergiolo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一环节,测出来我是属狗的,平时我最喜欢和我的小狗相处,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l (2).jpg

如果说“入画”的独特体验,让观众穿越千年回到宋代中国、一览金陵盛景,那么展览中的AR环节,则呈现了一场南京与金陵的古今对照。除了数字艺术展区域之外,展厅内还呈现着《金陵图》的1:1复制件,观众通过桌上的平板电脑扫一扫画卷中指定的人物角色和建筑,即可看到该地址在当代南京所对应的繁华景象。对此设计,法国当地的杂志主编Robert先生在展览现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AR项目很出色,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我深入了解古代与现代的南京。古代南京历史文化丰富,现在的南京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与此同时,在《金陵图》画卷的特定场景之下,展览还穿插了传承千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在秦淮河畔,用非遗剪纸作品再现古人的捕鱼场景,寓意“年年有余”,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描绘宋代典型职业“卖花郎”的位置,呈现绒花这一传承千年的江苏省代表性非遗;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技术也在展览现场展出,《龙》《一团和气图》等饱含美好寓意的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欣赏。此外,观众还可以现场体验雕版印刷技艺,将来自中国的美好祝福带回家。

l (7).jpg

展览将《金陵图》中包罗万象的百姓生活日常与独具在地特征的非遗进行结合,既补充了关于非遗的场景化科普介绍,又通过“物”的具象维度,丰富了观众对于宋代中国社会的想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部总负责人Stoyan Bantchev先生在采访中表示:“这个展览令我非常震惊,每次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我认为这样的展览很适合青少年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经典文物邂逅前沿科技,文化互鉴不再“水土不服”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11月,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便已飞往美国波士顿,参与“中国南京周”人文交流活动,面向世界展示了南京所兼有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呈现南京及其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艺术,使美国观众对南京、对中国有了全新的、更加多维的认知。从《金陵图》到“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从美国波士顿到法国巴黎,来自中国南京的“金陵风雅”,正在当今时代风靡全球。

l.png

从文物本身出发,金陵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金陵图》的珍贵价值不言自明。此前《金陵图》曾作为重磅文物亮相央视《诗画中国》栏目,“画作历史意义重大,从中得以窥探宋代金陵繁华状貌,”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范迪安谈到,“风俗画的大长卷并不多,《金陵图》为后世提供了画作样板。这种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性的大卷大轴,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瑰宝,《金陵图》描绘了宋代中国的繁荣城景,亦与当下南京的发达活力形成了对照和传承,帮助人们形成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

作为数字时代的产物,“金陵图数字艺术展”进一步展现了超脱于文物本身的“世界性”。面向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展览首先通过复现了一座活态的宋代南京城,给出了一个普世命题,即古代都市的共通性——无论是日常民生,还是阡陌交通,亦或是丰富业态,展览揭示了人类生存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必然关联,并且用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还原了千年前的生活热情、智慧与美学,这是真正触动人心、衔接世界的地方。这场展览由此成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以不分国界、跨越文化的平等艺术语言,实现零门槛的跨文化转译,彰显了共寻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

l (11).jpg

l (12).jpg

要让这座金陵城“活”起来,还要“活灵活现”,其背后饱含着德基艺术博物馆团队的大量心血与灵感。据工作人员表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的筹备期长达2年,多达400余位数字技术工作者参与其中,通过3D建模、真人动捕等电影科技塑造出一个鲜活立体的城市空间,并结合Unity引擎、UWB定位手环、自研智能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全球唯一的“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观展体验。在这场远赴法国的文化之旅中,德基艺术博物馆不仅以馆藏《金陵图》为蓝本,实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新举措,同时还整合了一系列企业及平台资源,包括为此次巡展提供设备支持的洲明科技、小米,提供技术支持的鸿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枢纽作用。

l (8).jpg

更可贵的是,展览做到了将饱满的内容与前沿的技术充分相融。在展览筹备的过程中,德基艺术博物馆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将科技的运用,建立在对文化艺术的足够尊重、充分挖掘、新颖阐释上。“金陵图数字艺术展”虽依托于“数字”,但避开了单一的感官刺激和娱乐化表达,转而专注于提升展览的“自由度”与“获得感”,鼓励观众自主挖掘知识、分享所得。同时,展览的核心是一座开放的“金陵世界”,这意味着展览的程序、内容以及物料呈现都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观众特征进行调整与定制。因地制宜的内容更迭方式,让“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全世界公众产生连接的重要桥梁,攻克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水土不服”,为中西方文化互鉴提供了重要途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数字化展览是文化输出的有效方式——以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为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9
2023“大都东南”科技艺术展、工业设计展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7
上海首展火爆 “遇见古蜀”光影艺术展即将登陆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0
博物馆的未来:文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历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6
希腊神话沉浸式MR数字艺术展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