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处理儿慈会问题,慈善事业不容“玷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2 07:10

据民政部网站6月11日消息,针对群众举报和媒体反映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有关问题,民政部成立调查组开展了全面调查,并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处理。通报显示,柯某孝案件暴露出儿慈会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9958项目操作违规等问题。经进一步调查,儿慈会还存在未按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等违法情形。

儿慈会是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主要对各种困难儿童开展帮扶工作,其官网显示该基金会曾获得不少荣誉奖项。然而,去年9月,网上曝光的柯某孝案件,将儿慈会推向风口浪尖,民政部随即开展全面调查。从此次公布的官方通报看,不但查实柯某孝私自以“儿慈会9958项目”的名义向患儿家长筹集资金,骗取患儿家长钱款近千万元,还“拔出萝卜带出泥”,发现其他违法问题。

目前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作为导火索的柯某孝,因涉嫌诈骗被采取强制措施,将面临法律惩治;而存在多种违法情形的儿慈会,面临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还将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相关负责人员被要求罢免职务,并对其失职失责问题立案审查。民政部如此严肃处理儿慈会及其相关负责人,不仅是职责所在,也体现出对损害慈善事业的违法问题毫不手软的态度。

众所周知,慈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崇高而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这项事业只有像“鱼缸里的金鱼”一样透明地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才能提升形象和公信力,继而永续发展、造福社会。儿慈会被调查发现的诸多问题,明显偏离了《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理应受到严肃处理。

这一“罚单”,首先罚“疼”了儿慈会。“停止活动三个月”等于为儿慈会按下“暂停键”,有点像“责令停业整顿”。“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意味着其信誉丧失,很难再得到捐赠方和困难儿童的信任。再加上相关负责人受到处理,可以说,儿慈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即便该慈善机构停止活动三个月后还会保留,但要想恢复正常运行难度不小。

其次,这对其他公益慈善机构是一种严厉警示。据统计,目前我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从过去情况看,大多数慈善机构运作是规范的,得到了社会信任,为慈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少数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被曝光、被质疑。其他公益慈善机构应以儿慈会为戒,加强内部治理,提升员工职业伦理与道德标准。此外,有关方面对1.3万家慈善组织也应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决不允许再现儿慈会上述问题。

进而言之,相关部门严肃处理儿慈会问题既表明了慈善事业不容玷污,也捍卫了相关法律法规不容践踏。重塑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既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也要能有效维护慈善事业的整体形象,使儿慈会之外的慈善机构免受连累;既要采取更多措施继续赢得捐赠人的信任支持,也要让慈善帮扶对象继续获益。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以柯某孝案为镜鉴,规范慈善组织运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Qnews|民政部通报儿慈会人员骗患儿家长近千万元:将儿慈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民政部通报关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民政部 2024-06-11
民政部通报关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民政部网站 2024-06-11
企业慈善捐赠连年超千亿,第三次分配下如何兼顾生意和公益?
第一财经 2023-1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