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北京卷)试题评析来了!
北京考试报 2024-06-10 20:56

2024年北京高中历史学业等级考试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课标为依据,落实新教育理念,紧扣时代主题,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探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0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2024年等级考适逢端午节,第20题即以古今端午节的演变为题,引导考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考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本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考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从未中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4题则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引导考生理解时代催生文化、文化推动时代进步的双向关系。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下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历史基础和智力支持。新时代背景下,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中国智慧,是新的时代任务。第1题“比德于玉”,彰显儒家思想中的仁、智、义、礼,引导考生继承古人修身明德的美好追求,凸显了历史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第3题引导考生认识中华法系礼法结合、注重实践的特点,培养了考生的法治意识。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创造性地发展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8题引导考生理解并认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其主要原因在于一直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第9题以抗日战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认识。

02

紧扣新课标与新教材,创设新情境,注重核心素养考查

第一,突出主干知识,把课堂表现考出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为教学主干内容,其中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代表性。第18题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印度争取民族独立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第13题紧扣高中历史教材主干知识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兴起。

第二,注重利用新情境,多层次地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16、17、20题主要考查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既考查考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又增强了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第1、15、20题集中体现了对唯物史观的考查,引导考生思考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第17、18题考查了考生时空观念素养。第7题考查考生史料实证素养及其灵活运用。

第三,多角度地创设多种新情境,体现了等级考对考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强调。如第7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类型及运用这一学术情境。第15题以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一学界、社会前沿热点话题为中心,引导考生思考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第16题以考生所在的北京历史为考试题目。第19题则提供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社会情境,引导考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03

坚持稳中求进原则,体现守正创新精神

第一,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创新材料、设问形式,把实践能力考出来。第17题虽然设问采取了学生熟悉的评析形式,但题目材料形式和时间跨度上与以往不同,需要学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第18题信息丰富,思维力度大。第1问设问极具开放性,考生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自选标准,给出划分阶段的两个方案。这鼓励多元思考,引导考生发挥问题意识,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第2问则要求考生整合分散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提示历史教学既要重视通史体例下长时段历史演进,也要关注专题史史实梳理。

第二,突出北京学生的特点,把创新精神考出来。坚持首都定位,体现北京特色,是历史试卷的追求。新时代下的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与时俱进,正发挥着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功能。北京的历史教学也要注意结合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北京、热爱北京。第16题即以历史上北京城与都的发展为题,由小及大,考查考生对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考生对北京、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04

把握时代脉搏,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第一,试卷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充分体现百余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史。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提出了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伟大号召。早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驻足于《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感慨地说:“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从1921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对海洋进行一系列的设想,到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人对海洋资源的谋划与开发走过了一百年。第17题立足于此,以“经略海洋”为主题,选取地图作为主要材料,引导考生关注百年以来中国在海洋资源问题上的谋划与开发,有助于考生深刻理解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第二,引导考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第10题引导考生认识到“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基础。第14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史的掌握。

05

具备全球视野,突出文明交流互鉴

第一,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创造性地为全球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第19题将中外历史有机结合,引导考生理解“和平与发展”对世界的重要性、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于世界的重大意义,思考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

第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历史中各文明之间既有冲突,亦有交流。第6题展示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融入世界的曲折过程。第11题从两河流域文明出发,呈现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发展格局。第12题以拜占庭文化为核心,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总体上看,试卷坚持稳中求进,立意深远,视野开阔,布局合理,难易适中,形式多样,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考查角度新颖灵活,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试卷具有良好的人才选拔效果,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2024年北京中考:物理、道法、英语三科试题评价来了
北京考试中考 2024-06-26
高考查分时间陆续公布,考生填报志愿要跟上
中国政府网 2024-06-12
2024年高考落幕:崭新开始 无限可能
新华社 2024-06-11
2024年高考化学(北京卷)试题评析来了!
北京考试报 2024-06-10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4-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