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浮生若梦逐真我,心海无涯觅自由
诗词天地 2024-06-09 11:00

人生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遇到的风景不同,看待事物的感觉亦不同。

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外在缥缈虚无的东西,殊不知生命是一场自我探索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觉醒期,觉醒的程度不同,达到的境界就不同,人生命运也会不同。

遇事常观己,提升内在境界,不迷于名利,不陷于得失,才能找寻真正的自我,畅游于天地之中。

人生有三次觉醒,分别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01

见自己:认识局限,开始反省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世类》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中讲:“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短处,并时时反省。

看见真正的自我,进而突破自己。

一只老鼠长居佛塔之巅,受众人叩拜,享贡品,自得其乐。

一日,一只野猫到来把老鼠擒获。

老鼠大声抗议:“众人都拜我,你何敢无礼?”

野猫讥笑:“他们拜的是佛祖,不是你。”

老鼠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生活之中,许多人总是高估自己:错把平台当本事,总贪天功为己功。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道:“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但我们可以经常反省自己,让自己离心中那个美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生活中的强者,从来不会活在自己的局里,而是不断地突破修炼,打破固有思维,得以境界提升。

敢于直面真实的自我,看透自己,才是人生大智慧。

02

见天地:内心平静,顺应自然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住朝廷不入山。

——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一个有大智慧的的人,都懂得得失随缘,顺其自然的道理。

罗振宇说:“寻寻觅觅,停停走走,那些我们在意的东西,常常是南柯一梦。”

生活就是这样,有点忙,有点烦,有点苦,偶尔有点甜。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一直执着于那八九分的不如意,最后连那如意的一二事也抓不住。

苏轼人生起起伏伏,多次被贬。

后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

在黄州,苏轼带领家人开垦荒地,补贴家用,过上了清贫但自足的生活。

他在坡地上种地、写诗,远离了是非纷扰,却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意义。

随后写出来流传至今的千古佳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更是以一种豁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人生风雨。

是啊,人生的境遇或明或暗,重要的并不是争夺一时的沉浮,而是能否放下执念,顺其自然。

弘一法师曾说:“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忙时井然,顺其自然;悟通八然,此生悠然。”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内心平静,顺其自然,是人生觉醒的第二大境界。

03

见众生:理解他人,心存善念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王阳明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一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万物和我一体,心有山海容万物,所有的外在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影。

冷莹说:“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

人生最高境界,与万事言和,理解万物,自行,自省,自洒脱。

有一餐厅老板,在自己门口立一牌子,上面写着:如有困难,可与本店店员说一句十元套餐,即可免费吃饭。

有一天,有个衣衫整齐的男子来到店里,小声和店员说了一声十元套餐。

店元没有过问什么,笑眯眯的给这个男子上了菜,然后自顾去忙了。

男子吃完饭,也没说什么,径直走开。

多年以后,餐厅老板突然接到一个大单,为一个大型企业送餐,利润很高。

老板高兴的睡不着觉,当老板去送餐时候,一个人激动地握着老板的手说:“感谢你当年的十元套餐,让我重振旗鼓,东山再起。”

餐厅老板都忘了自己曾经给予过这个男子帮助,但那个笑眯眯的店员,和那一顿温暖的餐食,却是这个男子重启人生的勇气。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去理解别人,餐厅老板理解了别人的不易,没有明面的施舍,给别人以尊重,最后自己也收获了成功。

真正觉醒的人,能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亦能捡起地上的六便士。

喜欢阳春三月,也能做下里巴人。

站在自己的位置能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位置亦能看清自己。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理解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每个人的觉醒,本质上,都会经历这三个时期。

开始,看见自己,学习反省;然后,看见天地,懂得敬畏;最终,看见众生,了悟真理。

觉醒的本质,就是向内求。

唐僧取经,不在于西天,而在于路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修炼。

道济和尚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真正的佛祖是心中的佛祖,外面一切都是浮云。

行者终悟空,头上紧箍落。

所谓真经,自性本自具足,所以真经无字,在于自己的不断突破觉醒。

人生海海真正的自由,是不执着于外在,追随本心,始终平静喜悦,内在丰盛!

愿我们都能追寻本真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自由。

*本文首发于诗词天地。如需转载,请联系开白。编辑:阿菲。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早读|浮生若梦逐真我,心海无涯觅自由
诗词天地 2024-06-14
历史|对于骊山老母所设的美人局,唐僧为什么敢当面怒斥
历史学堂君 2024-02-23
赏读|周锐的文学人生也是一部“响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6
赏读|蒋勋:孤独的乐趣
作家联盟 2023-10-08
舞台 | 浮生若梦 央华版《如梦之梦》11年再开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