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以家国情怀赋能青春逐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07:10
高考是高中生活的终点,也是人生的新起点。无论未来的人生际遇如何,都希望每一名考生不忘初心,别丢掉家国情怀,既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也经得住磨难、受得起打击,始终保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步履不停,奋斗不止。广大年轻人应当热爱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家国情怀赋能,不断向梦想进发,在奉献社会中书写精彩人生,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这,也正是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聚焦“历久弥新”给我们带来的最有益启示。

6月7日上午,北京市2024年高考举行语文科目考试。今年北京高考大作文仍然为“二选一”,其中一个选择是: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会成为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许多专家、教师和家长认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聚焦“历久弥新”,立意深刻,意蕴丰厚,不仅考验考生平时的阅读面、知识储备和语言文字的功底,更是在叩问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对家国命运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家国情怀便是其中之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自古以来家国一体,不可分割。无论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优良传统,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博大胸怀,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义;无论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质朴情感……古圣先贤的家国大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以爱国主义为根基的家国情怀跨越时间的长河,历久弥新、熠熠生辉,至今仍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这种可贵的品质,在共产党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红船到巨轮,百年风雨兼程,百年艰辛探索,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成大爱,前赴后继、奋斗不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

家国情怀不仅是一部奔流不息的历史,也是一场鲜活的现实叙事。200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出舱后,张陆接受采访说,在空间站常透过舷窗向外眺望,寻找祖国,寻找家乡,寻找那汪洞庭湖。这一番话,爱党、爱国、爱家、爱事业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直抵人心,既令人动容,也催人奋进。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法》,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需要各地各部门将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结合起来,搭建更多平台载体,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今年北京高考以“历久弥新”为题写议论文,对于激励广大考生抚今追昔,赓续中华文脉,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等,皆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高考是高中生活的终点,也是人生的新起点。前路漫漫,不会一直平坦。无论未来的人生际遇如何,都希望每一名考生不忘初心,别丢掉家国情怀,既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也经得住磨难、受得起打击,始终保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步履不停,奋斗不止。唯有如此,方能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不悔此生,无愧时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强国梦有我,奋进正当时。广大年轻人应当热爱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家国情怀赋能,不断向梦想进发,在奉献社会中书写精彩人生,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这,也正是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聚焦“历久弥新”给我们带来的最有益启示。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揭秘 | 北京高考作文人机大战谁能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北京高考作文人机大战谁能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半两财经 | 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比拼写高考作文 北京卷《历久弥新》谁写得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2024年北京高考大作文仍为“二选一” 考到: “历久弥新”和“打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图记|江苏泰州溱潼会船 演绎历久弥新的民俗画卷
新华社 2024-04-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