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厅水库非法捕捞 43名涉案人员被判承担667万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14:34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目前已安全运行70周年,在防洪、供水、发电及生态恢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了解,该水库已累计观测到鸟类115种,黑鹳、遗鸥、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黑脸琵鹭、大鸨等多种濒危珍稀鸟类均在此安家。6月5日,北京延庆法院、河北怀来法院、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联合召开“官厅水库跨域司法保护”新闻通报会,全面介绍官厅水库建成70周年以来的运行情况和生态建设成果。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无视官厅水库禁渔规定的非法捕捞犯罪时有发生,对水库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今年3月,北京延庆法院审结了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件,赵某等人通过非法捕捞获利400余万元,43名涉案人员被判承担修复生态环境费用共计667万余元。

在官厅水库非法捕捞获利400余万 43人被判承担修复生态环境费用共667万余元

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间,赵某等三个犯罪团伙和周某个人分别在禁渔区北京市延庆区官厅水库水域,使用地笼、迷魂阵等北京市明令禁止使用的工具非法捕捞鱼、虾等水产品。鱼虾起获后,赵某等人立即联系白某等人收购变现,经法院审理查明非法获利400余万元。经专家评估,赵某等人采用禁用渔具非法捕捞不仅直接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而且冲击着生态系统的稳态结构,显著破坏了水生生物的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损害了生态环境公共利益,涉案受损生态环境所需修复费用高达667万余元。

延庆法院经审理认为:对于重点区域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必须坚持“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刑事惩治,坚决斩断环境资源犯罪非法利益链条,牢牢守住法律底线、生态红线。该系列案件中,被告人赵某库、孙某生、赵某华、周某龙等违反国家保护水产资源法规,使用禁用工具在禁渔区非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依法应予刑罚处罚。与此同时,涉案非法捕捞行为对水生生物资源量以及生物多样性均有显著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应承担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分别判处32名刑事被告人拘役5个月至有期徒刑2年9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判决43名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承担修复生态环境费用共计667万余元。宣判后,各刑事被告人均认罪伏法,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均服从判决。

官厅水库建成70年来共观测到鸟类115种 多种濒危珍稀鸟类在此安家

近年,无视官厅水库禁渔规定的非法捕捞犯罪时有发生,对水库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2024年3月,北京延庆法院审结了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件,依法追究43名涉案人员法律责任;2024年6月初,河北怀来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闫某等4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并当庭宣判。

延庆法院表示,官厅水库水生生物资源不仅是水环境健康与否的“指南针”,更为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上的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食物来源,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清和人富从来不必也不应对立,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更是每位公民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应负的基本责任。

1949年11月,为根治永定河下游水患,利用好永定河水资源,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官厅水库。官厅水库于1951年10月动工,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建设于1954年5月竣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目前已安全运行70周年。在2024年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北京延庆法院、河北怀来法院、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联合召开“官厅水库跨域司法保护”新闻通报会,全面介绍官厅水库建成70周年以来的运行情况和生态建设成果,通报京冀两地法院以司法之力保护官厅水库的工作成果与举措。

“建设运行70年来,水库在防洪、供水、发电及生态恢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官厅水库管理处副主任王全喜表示,管理处紧紧依托两地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近年来在怀来县先后拆除库区及周边违建92处、9.5万平方米,在延庆区共计拆违5000余平方米、清理水产养殖13万余平方米,有效确保了库区水事秩序稳定和水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官厅水库已成为候鸟迁徙的驿站和栖息的乐园。截至目前,已累计观测到鸟类115种,黑鹳、遗鸥、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黑脸琵鹭、大鸨等多种濒危珍稀鸟类均在此安家。

京冀两地法院持续推进官厅水库跨域协同保护 已实现跨域立案、跨域联席法官会议

北京延庆法院副院长徐应举强调,近年来北京延庆、河北怀来两地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持续推进官厅水库跨域协同保护纵深发展。自2022年以来,两地法院先后组织和参加京冀跨域环境资源审判联席会、研讨会10余场,就20余项协作机制及案件线索进行交流研讨,系统构建官厅水库常态化跨域司法协作体系。目前,两地法院已实现跨域立案常态化,并建立起跨域联席法官会议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审判态势,统一审判思路和裁判尺度,协同推进限期履行、劳务代偿、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环境多元修复工作,官厅水库京冀一体化司法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据怀来法院副院长郑黎明介绍,2023年11月,延庆、怀来两地法院签署《官厅水库跨域司法保护协作协议》,建立了涵盖案件协作办理、生态环境跨域修复、联席法官会议、人才联合培养、联合普法宣传等八个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坚持用最严密法治守护官厅水库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相关工作经验在2024年5月被最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动态》编发推介。

为扎实推进“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有效修复受损水域生态环境,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维系官厅水库生态平衡,实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鱼水互涵”生态效果,北京延庆法院、河北张家口中院、河北怀来法院、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在官厅水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设立增殖放流司法保护基地,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晓东、河北张家口中院副院长张弘、北京延庆法院院长俞里江、河北怀来法院院长郭力夫为基地揭牌并开展首次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活动,全面推进“司法惩戒+生态修复+宣传预防”的生态保护新实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在黄河源头鄂陵湖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终审维持原判 16人获刑 承担生态损害赔偿金100余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京畿明珠 70岁官厅水库风华正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北京规模最大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宣判
法治日报 2024-04-03
在官厅水库非法捕捞水产品价值高达72万余元 11人获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官厅水库湿地公园变身天鹅乐园
河山新闻 2023-10-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