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工作要有目标感对AI“又怕又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19:00

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职业发展和社会体验抱着怎样的态度?他们认为目标感是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驱动力,又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视作首要任务;对生成式AI及其对职业生涯的潜在影响感到不确定,但也纷纷专注于新技能学习和培训。

不怕拒绝老板 对工作重视目标驱动

Z世代和千禧一代将目标感视为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驱动力。他们不怕拒绝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工作。

Z世代和千禧一代长期以来一直以重视目标驱动的工作而闻名,调查研究继续支持这一观点。德勤发布的《全球2024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调研报告》显示,近九成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表示,在工作中有目标感对他们的整体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非常重要。

Z世代和千禧一代更倾向于拒绝不符合其个人价值观或信念的工作安排和雇主。半数Z世代和超四成千禧一代表示曾因个人原因拒绝工作安排或项目。几乎同样多的人表示曾拒绝过雇主。他们拒绝雇主或工作安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负面环境影响、非包容性实践导致不平等加剧等,以及缺乏对员工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的支持等更加个人化的因素。

大约六成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认为,企业有机会影响一系列社会挑战,包括保护环境、确保生成式AI这样的技术应用符合道德标准等。近三分之二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认为企业有能力影响社会平等,包括努力确保同工同酬和薪酬透明度,创造包容性就业机会,支持教育项目奖学金和导师制度等。

环境可持续性影响职业选择 更愿为环保产品买单

环境可持续性仍然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最关心的问题,62%的Z世代和59%的千禧一代表示对气候变化感到过焦虑或担忧。这两个群体都积极采取措施限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要求政府推动企业采取更多的气候行动,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可持续性的选择。

作为回应,这两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采取行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管理部门应该在推动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还认为企业应该做更多的事情,让消费者做出更加可持续的购买决定。

保护环境是一项社会挑战,受访者认为企业有最大的机会和必要的影响力来推动变革。Z世代和千禧一代正在通过他们的职业决定和消费行为推动企业这样做:约两成Z世代和千禧一代因环境问题跳槽甚至转行,以更好地使工作与自己的环境价值观相一致。这两个群体中还有四分之一的人也有此计划。此外,他们还积极研究消费的公司所采取的气候行动,并愿意花更多钱购买环保可持续产品。

对AI随实践增加积极认知 专注于新技能学习及培训

人们对生成式AI的积极认知随着技术被广泛应用而提升,但对工作场所的担忧亦随之增多。

Z世代和千禧一代也是如此。他们对生成式AI及其对他们职业生涯的潜在影响感到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可能部分源于许多人在工作中还未使用过生成式AI。27%的Z世代和34%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从未在工作中用过生成式AI,还有42%的Z世代和38%的千禧一代则表示自己很少或偶尔使用。

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人们对该技术的积极认知也会增加。大约四分之一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表示他们经常或者大部分时间在使用生成式AI。当他们想到生成式AI时,会感到兴奋和信任。就实际利益而言,绝大多数Z世代和千禧一代认为它将节省时间,改善工作方式并在提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方面起到作用。

但另一方面,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人也更容易产生顾虑,例如认为生成式AI驱动的自动化将淘汰部分工作岗位,从而加剧年轻人的就业难度。

为了消除这些顾虑,Z世代和千禧一代纷纷专注于新技能学习和培训,或者寻求不易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作机会。尽管许多人认为他们的雇主还没有为生成式AI带来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但超过三分之一的Z世代(38%)和千禧一代(36%)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参加生成式AI培训。

为了应对这些担忧,Z世代和千禧一代都开始思考如何适应。近六成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表示,生成式AI的普遍应用将迫使他们提升技能,并将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对生成式AI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与生成式AI系统和工具协同工作时感到的舒适度较低,并且女性寻求与生成式AI相关的培训比例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在技术相关领域,女性占世界劳动力的不到三分之一,在全球科技相关行业中,女性仅占不到三分之一,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女性在快速采用新兴技术的行业或职位中所占比例较小。然而,这一现象不应被忽视,因为生成式AI预计影响将远远超出科技领域的就业和行业。如果女性不适应与生成式AI一起工作,这可能会加剧职场中的性别不平等,因为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

朋友和家人最重要 积极保持工作生活平衡

工作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身份认同的关键,当被问及生活中哪些方面对他们的身份认同最重要时,工作仅次于朋友和家人。

对于千禧一代来说,朋友、家人和工作远远领先于任何其他考虑因素,如文化活动、爱好锻炼、志愿服务等。但对于Z世代来说,文化活动如阅读、演奏或听音乐、看演出在重要性上几乎与工作同等。这种优先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Z世代处于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可能反映了更大的代际转变,即Z世代更关注于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对于Z世代或千禧一代来说,工作并不是一切,这两代人都非常注重保持积极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除此之外,学习和发展机会以及薪酬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选择工作时的前三大考虑因素。其他原因如积极的工作场所文化、灵活的工作时间、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有意义的工作紧随其后。

“重返办公室”喜忧参半 追求工作灵活推动非传统就业

2023年开始,许多企业陆续回归现场办公,这使得关于重返办公室的争论非常激烈,因为一些雇主希望让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而员工则努力推动保持在疫情期间获得的远程工作灵活性。

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其雇主近期实施了“重返办公室”的政策,促使员工回归工作场所或采用混合办公模式。总体而言,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现在完全在现场工作,仅有15%的Z世代和11%的千禧一代完全远程工作,另有三分之一采用混合工作模式。

结果是喜忧参半。一些被召回办公室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现在感觉与组织和同事的互动和联系更紧密了,在工作中有了更好的日常生活和结构,与同事的协作和社交互动也增加了。只有13%的Z世代和11%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因此开始寻找新工作。然而,大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被要求全职或部分时间在现场工作在经济上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生产力下降、压力水平增加等。

可见,Z世代和千禧一代仍然重视工作地点和时间的灵活性,这种对灵活性的推动继续增加了非传统就业模式的流行,包括兼职、工作分担和零工。

此外,Z世代和千禧一代很可能会有副业。与去年的调研结果类似,45%的Z世代和36%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有兼职或全职的收费副业,如在线销售产品或服务,灵活的“零工”工作,如共享出行或送餐、追求艺术抱负、在餐馆或零售业工作,或咨询、经营自己的业务等。从事副业的最主要原因是需要第二来源的收入。然而,还有一系列其他动机因素,如将爱好变现、发展重要技能和人际关系等。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英媒:千禧一代和Z世代在老照片中怀旧,一次性胶片相机重新受追捧
环球时报 2023-11-06
潮流|“学生党”转向“社会人” Z世代不摆烂也不躺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潮流|避开人山人海 错峰寻找小众目的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6
德勤调查:菲律宾七成“千禧一代”和六成“Z世代”打两份工
环球时报 2023-06-14
大学生动手办展 把千禧一代的家“搬进”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