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净息差再创新低 负债端压力缓解有望带动息差企稳
上海证券报 2024-06-03 10:02

1.54%——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再探新低,环比去年四季度下行15个基点。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披露了相关数据。

分析人士认为,净息差收窄总体符合市场预期。展望下一阶段的息差走势,市场观点存在分化。但市场人士总体认为,负债端压力缓解有望带动息差企稳。

资产及负债两端承压

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衡量在同样规模的生息资产下产生的净利息收入水平。

市场对于一季度银行净息差收窄已有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较为复杂,居民存款长期化定期化趋势推升了银行负债成本,同时银行持续减费让利实体经济,加上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

“净息差持续下行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及负债两端承压。”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在资产端,去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两度下调,1年期LPR累计下降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10个基点,相应影响在今年一季度存量按揭贷款重定价后集中体现,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资产端定价下行,是导致净息差承压更主要的原因。除了滚动重定价等因素拖累存量贷款利率走低,新发放贷款利率也维持下行趋势,而且暂未出现拐点。

净息差收窄压力已经直接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中。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723亿元,同比增长0.7%。王一峰表示,“0.7%”的增速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相较于去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环比下降主要受国有大行、城商行拖累,股份行、农商行盈利增速边际改善。

净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

展望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的息差走势,市场观点存在分化。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有望迎来拐点;另一些分析人士则判断,净息差还将小幅承压。

“银行净息差压力接近触底。”周茂华表示,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存款市场向常态回归,实体经济融资逐步恢复,金融市场整体回暖等,都有助于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考虑到定期存款占比偏高等因素,对于净息差回升需保持一定耐心,未来一段时间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仍然偏大。

“进入二季度,伴随着年初重定价、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等因素消化,以及存款‘降息’红利进一步释放,息差收窄压力有望显著缓释,后续银行净息差或迎来拐点。”王一峰表示,从负债端看,4月起政策层面禁止银行“手工补息”,将缓释存款成本压力,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也有助于节约零售存款成本。

从资产端看,王一峰认为,目前还看不到贷款定价的边际拐点。此外,考虑到新发放按揭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较低,近期的房贷新政对息差形成的压力也有限。

不过,廖志明认为,净息差还将小幅承压,年内季度间将相对平稳下行。他表示,随着规范“手工补息”以及多次存款利率下调逐步传导至存量存款,计息负债成本率有望小幅下降,但生息资产收益率仍处于下行通道,净息差还将小幅承压。

王一峰建议,商业银行要做好负债管理,进一步加强主动型、高成本、一般负债的价格管理;推动结算型存款增长;平衡好一般负债和市场负债的规模和比例;遵守存款市场秩序,避免无序竞争。

LPR下行空间或受限

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是影响LPR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净息差明显承压,报价行下调LPR的动力将有所减弱。

展望下一阶段的LPR走势,廖志明认为,由于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位,在负债成本明显下降前,LPR下降空间将受限。考虑到今年5年期以上LPR已经大幅下调,年内LPR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也较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在净息差压力影响下,商业银行或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在低通胀环境下,年内LPR下调仍然可以期待。综合考虑国内宽信用目标变化与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节奏,LPR下行在时点上可能靠后。

周茂华表示,LPR调整将反映银行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预计LPR仍有调降空间,但幅度会有所收窄。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净息差收窄,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来看这份报告
中新经纬 2024-06-13
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或掣肘存量房贷调整
界面新闻 2024-06-03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 商业银行最新净息差1.54%
证券时报网 2024-06-02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商业银行最新净息差1.54%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06-02
银行业净息差持续走低 四部门联合部署“降成本” 存贷款利率又将下调?
第一财经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