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报|大基金三期成立;TikTok回应“美国版本”;刘强东讲话流出
​第一财经 2024-06-02 16:10

本周科技热点集中在大基金进展、TikTok、京东等热点公司上。

注册资本3440亿元,大基金三期成立

5月27日消息,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三期”)已于5月24日注册成立。系统信息显示,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为344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张新。和前两期相比,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此次大基金三期经营范围更加详细,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业管理咨询。

点评:国家大基金分为三期,每一期都有其特定的投资重点和目标。三期基金的成立,意味着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支持和投资。大基金三期在投资领域方面进行了多元化拓展,这些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而且还进一步延伸至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此外,在提供综合性服务层面,大基金三期投资体现了不仅聚焦于资金的增值管理,还致力于提升被投企业的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这从长远角度来看为被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TikTok回应“正开发核心算法的美国版本”:相关报道具有误导性

5月30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旗下TikTok正在开发核心算法的“美国版本”。一旦代码分开,有望为字节跳动美国资产的剥离奠定基础,但该公司回应目前并无此计划。

点评:TikTok表示相关报道具有误导性且与事实不符。TikTok剥离法案要求的TikTok继续在美运营的“合格剥离”动作,在商业、技术和法律上都是不可能的,并且“肯定不可能在该法案要求的270天时限内完成”。

刘强东狼性讲话流出:永远没有办法让大量员工躺着睡大觉

5月27日,京东宣布自2024年7月1日起,通过一年半时间,京东采销年度固定薪酬由16薪提升至20薪,业绩激励上不封顶。

这一涨薪举措在此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一段内部讲话中也被提及。5月24日,一段刘强东开会的视频流出,刘强东在会上表示采销C1到C3的员工都有不同的涨幅,最高能涨100%。宣布涨薪后,刘强东表示"最好的薪酬待遇要给采销,采销是我们战斗的第一线。"另一方面,刘强东也回应了京东近期在考勤等方面的调整,要求员工做行业最一流的员工,永远没有办法让大量员工躺着睡大觉。

点评:涨薪和严格考勤等举措某种程度上表明京东在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了薪资和职业吸引力。近一年刘强东对京东的管理和内部核心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提升了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的作战能力,对业绩有所帮助。刘强东的忧虑是来自于新平台的挑战,京东遇到的问题和阿里有相似之处。行业角度出发,传统电商或者货架电商的创新力不足,企业面临老化问题,员工的思想老化、躺平等情况比比皆是。在此背景下,新型的社交电商例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甚至视频号等持续发力,对消费者购物信息的获取渠道,乃至上游厂商的营销策略和渠道建设,都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618电商进入“低价”厮杀,商家仍期待高增长

5月31日晚,京东将正式开启了618。不少平台此前已经开始了618大促。天猫618活动从5月20日持续至6月20日,推出了官方立减和跨店满减两大玩法,跨店满减每满300减50,天猫商品和淘宝商品可以合并凑满减。抖音此前宣布“抖音商城618好物节”于5月24日0点上线,平台推出官方立减15%、一件直降等系列优惠活动。活动期间,抖音电商继续发力货架电商,上线单品超值购、商城频道主题日、搜索彩蛋等玩法。快手则宣布快手商城618购物节将取消预售,采取现货开卖的形式,并且增加10亿红包补贴。

点评:对于今年的618,业内人士认为过去,淘宝代表“多”、天猫代表“好”,京东代表“快”,拼多多代表“省”,现在价格力是第一竞争要素,但也不是全部竞争要素。大环境促使下,“价格力”第一,但“价格力”也不完全等同于用户决策,还是会叠加其它几个考量因素。

柔宇破产清算管理人即将进场

5月30日凌晨,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在微博发布了《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眼下柔宇正处于紧要关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24日已发布了柔宇破产清算案采取推荐方式选任管理人的公告。第一财经记者5月30日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柔宇破产清算案现在正在选管理人的过程中,一旦指定了管理人,会第一时间进场接管柔宇。

点评:今年柔宇部分在职和离职员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柔宇的破产申请。据了解,目前已累计有400-500名柔宇在职或离职员工登记了公司欠薪债权。企业没有充分尊重商业本质、市场规律,做产品更多是营销思维而非市场思维,在公司上市过程中没有妥协精神,也没有顾及员工利益,是柔宇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

英伟达H20降价传闻流出 多只算力概念股触及跌停

5月27日,A股算力相关概念股走低,利通电子(603629.SH)跌停,真视通(002771.SZ)、鸿博股份(002229.SZ)跌超9%,锐捷网络(301165.SZ)、朗威股份(301202.SZ)等跟跌。消息面上,此前业界有消息称由于特供中国市场的人工智能(AI)芯片H20系列需求不佳,英伟达已经下调了H20系列芯片的价格,搭载八组芯片的服务器每台售价约介于人民币110万元-130万元。

点评:此前该公司CEO黄仁勋曾谈及英伟达的中国业务,并称现在在中国市场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继续尽最大努力为客户和市场服务。对英伟达而言,一边面临着成本和市场的压力,一边需要面对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紧逼。站在算力租赁企业的角度来看,在可获得性和成本的双重影响之下,“拥有英伟达算力卡”这一光环正在褪色。针对英伟达产品的降价传闻以及27日的市场表现,民生证券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市场低风险偏好的表现。

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标准出台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该标准是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未成年消费管理规范,可用于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解决。

征求意见稿在核心部分提出了有过错相关方的责任比例,涉及监护人和游戏服务提供者。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接入国家建立的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导致未成年人可以不受限制使用网络游戏服务并充值,或未落实充值限额要求,导致用户在实名信息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额充值,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承担100%责任。另一方面,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但存在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或未充分履行监护人责任等过错情形的,根据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建议过错方承担责任比例30%-70%,存在特殊情形可在此基础上相应调整,监护人承担剩余责任。

点评:一位游戏企业方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意见稿在历史上首次作出了关于游戏退款的一个比例的界定,对责任的划分和退费的比例设置是合理的。对于30%-70%的浮动比例,其中或许会牵扯到的是渠道服的分成问题。这位企业方人士表示,“如果是官服,游戏方一般都可以100%全额退,但如果一些游戏的安装包是渠道服,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抽成,安卓端一些游戏的抽成比例甚至会达到70%。”上述企业方人士认为,关于渠道服的退费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后续这类的家长纠纷可能也不会少。

中国消费者诉苹果反垄断案一审败诉

5月29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中国首例由消费者针对“苹果税”发起的反垄断诉讼进行一审宣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认定,苹果公司在中国区软件市场显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消费者金某关于停止收取30%“苹果税”的不公平高价行为,以及停止“应用内购买”强制使用Apple Pay搭售行为的诉求。2021年1月,中国消费者金某将苹果公司、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苹果上海公司”)告上法庭,诉讼内容涉及“苹果税”收取过高以及支付方式唯一涉嫌垄断。该案由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立案。

点评:今年以来,从欧盟到美国市场,因“苹果税”引发的争议从未停止。“苹果税”指的是苹果公司在用户发生“应用内购买”时收取的交易佣金,该佣金在中国的比例通常在30%,部分小型企业的税率为15%。但全球开发者在不同地区因“选项”的不同,需要缴纳的苹果税额度也并不一样,欧盟、日韩等国家从优惠后的税率看来,普遍低于中国的收费标准。金某诉苹果一案,也是中国消费者对苹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搭售与不公平高价的垄断行为发出的强烈抗议。

全球AI手机大战一触即发

苹果正在与OpenAI达成最后的协议,将后者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集成到iOS18中,双方的合作预计将于下周举行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在竞争对手在AI领域的猛烈攻击下,一场围绕在智能手机上的技术竞争正在展开。

国内企业方面,vivo以及OPPO近日也将大模型能力下放至中端机型,以扩大AI技术的覆盖面,其中vivoS19搭载了自研AI蓝心大模型,Reno 12也搭载了OPPO自研AI大模型。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在荣耀200系列会后采访中表示,未来随着算力的发展,会出现不同大小的模型搭载在不同档位的手机上,比如现在端侧普遍是70亿参数模型,未来会出现10亿、20亿、30亿等等,类似CPU一样,有大核、中核、小核,这样会令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AI应用,但步入AI应用和算力爆发时代,未来器件供应或进入短缺状态。

点评: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去年起AI大模型开始渗透至手机领域,但主要集中于行业高端手机系列,因为运行大模型所需要的硬件配置相对更高,而从最近开始,AI大模型开始加速向中端手机渗透。AI时代的手机范式,已经在用户端展示出了冰山一角。Counterpoint数据显示,生成式AI手机在2027年将会达到43%左右的渗透率。与此同时,生成式AI手机存量规模将会从2023年的只有百万级别增长至2027年的12.3亿部。

维信诺合肥投550亿元建8.6代OLED面板生产线

维信诺(002387.SZ)5月28日发布公告,当天,维信诺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合肥投资建设8.6代OLED面板生产线,预计总投资550亿元,设计产能为每月32000片基板。这将是继京东方在成都投资630亿元建设8.6代OLED面板生产线之后,中国大陆企业投资建设的第二条高世代OLED面板生产线。

点评:这意味着中国大陆面板厂积极抢占IT、车载等中尺寸OLED显示屏的市场机会,欲在该领域进一步缩小与韩国企业的差距。OLED面板的全球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并从智能手机领域向平板、笔电、车载显示面板等领域不断渗透。据Omdia的数据,2020年至2028年,预计笔记本电脑OLED屏渗透率的复合增长率将达61%,平板电脑OLED屏渗透率的复合增长率将达27%。

光峰科技再次接到问界车载显示订单

5月29日晚,光峰科技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赛力斯汽车开具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再次成为其车载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将为问界新车型供应智能座舱显示产品。光峰科技表示,此次定点项目预计2025年内量产供货,预计项目生命周期为3年,公司将严格按照客户的订单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产品的开发、试验验证、生产准备与交付工作。

点评:激光显示企业正加快拓展车载显示市场。这是光峰科技与赛力斯汽车第二次定点合作,而双方首次定点合作的车型问界M9已于2023年12月发布,并于2024年3月进入量产交付阶段。据鸿蒙智行官方消息,问界M9上市136天,累计大定已突破80000辆。光峰科技一季报称,公司车规级投影巨幕已得到市场验证,公司车载光学业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02.68万元。截至目前,光峰科技已累计收到7个定点项目。

恩智浦半导体全球执行副总裁:客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挑战

5月30日,恩智浦半导体发布全新S32 CoreRide平台。这一平台汇集恩智浦的计算、网络、系统电源管理技术,整合了来自恩智浦的软件生态合作方的可立即部署的软件。这有利于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简化汽车架构开发的复杂性、降低成本。恩智浦半导体全球执行副总裁Jens Hinrichsen表示,随着汽车生态的不断演进,恩智浦的汽车客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挑战。高效管理这种复杂性,快速推出新平台,保持成本竞争力是关键。

点评:半导体和软件,越来越成为汽车产业的主导力量,这一点在中国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更多跨国企业开始关注新技术在中国有什么样的应用场景。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化、智能化方面的快速迭代,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车型的开发周期缩短。一些不能跟上技术演变的车企出现掉队的迹象。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依赖于高效的平台构建和快速集成。来自欧洲的恩智浦,正在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这有助于车企跟上技术发展的趋势。

享道租车与国际汽车租赁公司AVI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28日,享道出行旗下的享道租车与国际汽车租赁品牌AVI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享道租车将为AVIS全球客户中国境内商务出行提供服务,AVIS则为享道租车客户提供境外用车服务。这项合作为双方业务打开了双向通道,享道租车也成为境内首家提供一站式全球出行服务的企业。AVIS的国际客户包括苹果、亚马逊、雪佛龙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借助这样的合作,享道租车有望触达苹果等企业需求。

点评:过去几年,全球的汽车租赁服务受到疫情打击。租车巨头赫兹(Hertz)经历了破产重整以及再度上市,但其市值目前已经下跌至13.3亿美元。AVIS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不过它的市值目前较赫兹高,为40亿美元左右。享道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出行板块。近年来,中国汽车的出口业务蓬勃发展,上汽旗下的MG名爵等品牌在海外势头不错。在2023年,MG名爵是中国汽车单一品牌出口量的第一名。享道与AVIS的合作,可能促进上汽自主品牌车辆在AVIS全球门店车队的使用。

创投风向标

本周投融资事件数合计共有111起;从融资事件的行业分布来看,生产制造、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相关事件数位居前列,分别为26起、16起以及14起;从融资事件的轮次分布来看,A轮、天使轮以及Pre-A轮,三个轮次位居前列,分别拥有27起、21起以及13起;

从投融资机构“出手次数”来看,投资机构愈加多样化,包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投资交易所、西大常熟研究院在内的机构均有上榜。

其中医疗健康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16起;以A轮、B+轮分别拥有4起;炎明生物融资金额超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包括锦江发展集团、中喜基金在内的机构均有投资。

人工智能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11起;以B轮为主,拥有3起;从融资金额方面来看,精准学,融资金额超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AlphaX Partners Fund I、SEVEN FUND有出手记录。

本周先进制造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14起;以天使轮为主,拥有5起融资事件;其中芯行纪融资金额过亿元;从投资机构来看,华登国际、星睿资本等均有出手。

本周汽车交通产业合计发生融资事件4起;以天使轮、Pre-A轮、B轮、D轮均有涉及;共迹科技、清研智行、济铃科技融资金额过千万;从投资机构来看,中科创星、江西青创投等均有出手。

(吕倩)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总投资60亿!熙泰科技12英寸Micro OLED产线贯通
第一财经 2024-06-22
柔宇科技,破产清算获受理!刘姝威曾发文“求救”
证券时报 2024-06-09
AI周报 | 英伟达市值一夜涨了“一个英特尔”
​第一财经 2024-06-09
大基金三期成立,券商看好投向上游关键设备材料、“卡脖子”领域
澎湃新闻 2024-05-28
AI周报|OpenAI被曝解散“超级智能对齐”团队;多家美国AI创业公司开启裁员
​第一财经 2024-05-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