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箭 “亦庄箭”海陆齐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22:12

5月31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5颗卫星送入宇宙,仅在两天前,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在山东附近海域发射成功,顺利将4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至此,“亦庄箭”3天两次发射将9颗卫星送向宇宙。

伴随着此次“亦庄箭”成功发射,北京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已完成5次商业火箭发射,全年预计将发射商业火箭超过30次、发射卫星约160颗。

据介绍,此次发射成功的谷神星一号是我国最早启动高密度发射交付的民营火箭,在陆地已经成功发射多次。去年9月,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顺利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送入800公里预定轨道,实现中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海上发射任务成功。

不同于陆地发射,在海上发射卫星是一种全新模式,具有灵活性强、任务适应性好、发射经济性优等特点,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落区,满足各种轨道有效载荷发射需求,有效解决外界长期关注的落区安全问题,为各类中低轨小卫星提供质优价廉的发射服务。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是我们完成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为适应此次卫星轨道倾角要求,发射地点海域进行了灵活变换。”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标志着作为目前民营火箭唯一可以兼顾陆、海发射平台的箭型,谷神星一号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了灵活的轨道适应能力和高密度发射能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快速满足不同卫星用户的发射需求。

“亦庄箭”的密集发射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亦庄已聚集70余家航天企业,覆盖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火箭发动机、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以上。

“北京亦庄将继续落实市级行动计划,制定商业航天产业政策升级版,进一步推动强企惠企资源向商业航天领域集中;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建设,到2026年完成2至3型液体火箭首飞和新型发动机研制,力争实现可复用运载火箭首飞;实现从“以箭为主”向“星箭兼具”转变,支持头部企业实施星箭一体发展;高水平推进建设瀛海航天产业片区和“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等。”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十天三连发!“亦庄箭”今年发射密度预计增长13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最新商业“火箭”“卫星”亮相 北京将形成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北京火箭大街有望本月亦庄开建,将设共享制造工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22
“亦庄箭”一天两箭海陆齐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3
“亦庄箭”连传捷报 北京亦庄力争2025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200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