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个别学生霸凌行为引发了恶性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影响非常恶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14:52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0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225-229号)。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该批指导性案例共五件案例,以鲜明的司法态度回应学生霸凌、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违法向未成年学生售酒、婚内监护权、隔代探望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统一类案裁判尺度。

其中,《江某某正当防卫案》(指导性案例225号)是一件因学生霸凌而引发的正当防卫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社会共同强化对学生欺凌的综合治理,不断健全完善各项预防和处置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但有的地方学生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个别学生霸凌行为引发了恶性事件,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影响非常恶劣。如何有效防范和有力应对学生霸凌,每个家庭都非常关心。

《江某某正当防卫案》(指导性案例225号)发布,旨在依法保护被霸凌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规范学生霸凌事件的处理,有效防范和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有效防范和减少学生霸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应当注重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严格落实学生欺凌报告制度,教职员工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应当主动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学校报告;对情节严重的欺凌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对于学生霸凌事件,考虑到双方均系未成年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被霸凌者及周边同学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不宜轻易直接还击、甚至“以暴制暴”,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害。学校对学生霸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依法处理。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上述负责人提到,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注重家风建设,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特别是,监护人对实施霸凌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管教,并配合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处理。同样,监护人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周超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面对校园霸凌行为需要法律为正当防卫撑腰
工人日报 2024-06-08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和社会环境(法治头条)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06-06
动真格!最高法与教育部为反校园霸凌撑腰
国家应急广播 2024-06-01
北青快评 | 以司法指导引领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合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以案为鉴织密反校园霸凌法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