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数年瞒报未治,拿什么改善人居环境
光明网 2024-05-29 11:00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长约三公里的老泵站河黑臭水体十余年从未被列入整治清单,周边居民反映强烈。5月27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典型案例时点名了老泵站河的污染问题。督察指出,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老泵站河,致使老泵站河长期黑臭,黄陂区既不如实公示,也未开展有效治理,武汉市有关部门也未督促整改。

长达三公里的重度黑臭水体,如同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不仅侵蚀着河流的肌理,更深深刺痛了周边居民的心。老泵站河的黑臭问题并非一日之寒,周边居民反映强烈,有关部门却置若罔闻,甚至将其长期排除在整治清单之外,令人费解、诧异。

据报道,5月16日,在老泵站河边,滠口街道负责人在回答督察人员问询时称,这条河“臭了有半个多月,一个月”,“之前水质也差,水质差有半年多。”而生活在周边的多位居民反映称,老泵站河发黑发臭已有十余年。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被督察人员抓了现形,街道负责人还在极力隐瞒真相,这一幕颇具讽刺意味。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黑臭水体为何迟迟未能得到有效整治?从表面上看,是污水处理设施的缺失与落后,是生活污水直排的无序与泛滥,是相关部门监管的缺位与无力。但实际上,这暴露的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的淡薄,对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忽视,以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的敷衍塞责。

老泵站河的案例,只是众多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冰山一角。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的多个典型案例看,污水直排、水体黑臭等问题并非个案。这也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成为口号式、运动式的表面文章。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决心与毅力。黑臭水体得不到有效治理,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上的短板,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理念与机制的问题。

改善人居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彻底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实施系统性、根本性的治理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强化监督问责,让失职失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加强公众参与,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每一条河流都是大地的血脉,每一滴清水都关乎人民的福祉。面对老泵站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深刻反思,以实际行动回应民众期待,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治理黑臭水体,改善的不仅仅是河水的颜色和气味,更是要修复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纽带,是要找回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文/陈广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一条臭水河暴露了多少问题
中国青年报 2024-05-29
污水直排河湖 整改弄虚作假 督察组通报七省市水环境问题
新华社 2024-05-28
污水直排、黑水外冒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7
2024年第1号总河长令签发 北京今年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劣五类水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黑臭水体真的治不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5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中国青年报 2023-12-18
最新评论